匐行疹(Creeping Eruption)亦称皮肤游走性幼虫病、移动性幼虫病、幼虫移行症、游走性线状表皮炎、潜行疹、沙虫病、管道工痒疹等。是由某些线虫、吸虫或绦虫的幼虫移行于皮内所引起的曲折的线形损害。本病多发生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在我国东南部也有散发病例报道。

病因及发病机制

引起匐行疹的寄生虫包括巴西钩虫线虫,犬钩虫线虫、锡锡沟口线虫、窄头钩虫,巴西钩虫和犬钩虫的幼虫是本病的主要病原体,这类钩虫以猫或犬为自然宿主。此外,感染人的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匐行恶丝虫、迭宫绦虫、颚口线虫、罗阿丝虫、胃属和皮蝇属幼虫等均可导致该病。

当人体接触含有这些蚴虫的猫、犬或其他动物的粪便排泄物所污染的泥土,或食用未经煮熟的含有这些蚴虫的肉食时,即可被感染,这些幼虫侵入人体后,由于人不是它们的适宜宿主,不能在人体内发育成熟,但他们的幼虫可在人体内长期寄生,可移行于人体组织而引起病变。此类幼虫多寄生于皮肤表皮下或皮下组织,故皮损多见,偶有侵犯肺部及内脏者。

症状特征

本病多发生于夏季,多见于儿童,各种寄生虫引起的匐行疹临床表现基本相似。幼虫钻入皮肤后,潜伏数小时,在侵入部位出现瘙痒性红斑、丘疹和水疱等非特异性损害,2~3天后幼虫开始向前爬行,可直线前进也可蜿蜒前进,形成曲折的表皮内隧道,每日向前伸延数毫米到数厘米,皮疹表面呈淡红色,2~3mm宽,略高出皮面(下图)。患者感奇痒,常因搔抓继发感染,出现条状的浅表溃疡或湿疹样损害。幼虫停止移行时可在局部形成硬结,瘙痒可持续数月之久,以后皮肤干燥结痂。皮疹多发生在足部、手部、小腿下端、面部等处,数目多少不定,一般是一条,有时可多条,有的皮疹相当广泛。某些幼虫引起的皮损可表现为移动性皮下结节,有压痛和奇痒,有的仅表现为丘疹样损害。少数患者可出现失眠、体重减轻、精力不集中及工作效率降低等症状。

匐行疹症状

图3-8-7 颈部皮肤上呈略隆起于皮肤表面的暗红色蛇行状线形损害

约1/3的患者可并发Loeffer综合征,表现为肺部暂时性、游走性浸润,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可达51%,痰中可高达90%。我国四川流行的肺吸虫所致皮肤损害表现为此起彼伏的皮下包块,个别病人的包块可发生破溃,形成溃疡,包块活检可发现蚴虫。

诊断及鉴别

组织病理:幼虫在移行过程中,在组织或器官内产生异位性病变,常在表皮的颗粒层或棘层栖居,并形成隧道,周围有慢性炎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由于幼虫对人体不能适应,在人体内不能发育成熟,多停留在幼虫阶段,故查不到成虫和虫卵。

根据匍行性皮疹的典型临床表现可考虑本病,在皮损中挑出虫体或病理活检发现虫体即可确诊。

该病要和疥疮、蝇蛆病、东方颚口线虫病、裂头蚴病、丝虫病、血吸虫皮炎、钩蚴皮炎等相鉴别。另外,本病还需与一种蠕虫病相鉴别,这种病也叫匐行疹,是由一种约300μm长的细小螨虫在表皮浅层掘进而引起的。

预防及治疗

预防:加强卫生宣传教育,避免接触被猫、犬排泄物污染的泥土,避免赤足在泥土中行走。改善和注意个人卫生,儿童不要吸吮手指,饭前便后要洗手。勿食未煮熟的鱼、肉等不洁食品,在流行区工作时更要加强个人防护和饮食卫生。

治疗:

1.皮疹表面用透热疗法、液氮冷冻或用氯乙烷喷射等将幼虫杀死。

2.皮疹面积不大范围不广时,可手术切除。

3.内服伊维菌素150μg/kg,一般是12mg,单次用药;阿苯达唑200mg,每天2次,连续3天;噻苯达唑25~30mg/kg,早晚两次分服,连服2~3天;甲苯达唑100~200mg,每天2次,连用3~4天,儿童酌减。治疗的有效标准是症状减轻和线状皮损停止延伸,后者通常发生在给药后1周内。

4.局部可外用10%噻苯达唑混悬液,每日4次,瘙痒可在3天内明显减轻,皮下幼虫可在1周内停止活动。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topic/1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