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经常与皮肤病并存。皮肤病可因肿瘤直接蔓延浸润或转移所致,或与肿瘤是遗传性综合征,或有相同的致病因素以及为副肿瘤性疾病的表现;皮肤症状可成为内脏恶性肿瘤的标记,有助于肿瘤的诊断。

内脏肿瘤可伴发的皮疹或皮肤病

  1. 鼻咽癌:匐行性回状红斑、皮肌炎。
  2. 头颈部癌:匐行性回状红斑。
  3. 肺癌:离心性环状红斑、匐行性回状红斑(肺癌早期即可出现)、多形红斑、中老年人皮肌炎、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之一型)、继发性鱼鳞病、继发性毳毛增多(以女性患者多见,其特点是在面部两颊、前额、下颏和耳部出现像胎毛一样柔软的细毛,用手抚摸时有一种丝绸样感觉,毛长1cm左右,无其他异常)、泛发性的皮肤瘙痒或剧痒发、硬皮病。
  4. 良性或恶性胸腺瘤:天疱疮。
  5. 支气管癌:库欣综合征,皮肤表现为菲薄有紫纹;男子女性型乳房。
  6. 食管癌:泛发性的皮肤瘙痒或剧痒、获得性弥漫性手掌皮肤角化。
  7. 胃癌、贲门癌:恶性黑棘皮病(皮疹主要发生在颜面、颈部、腋窝、手背及肛周等)、中老年人皮肌炎、疱疹性皮炎、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多发性老人疣赘(突然出现的疣赘,急速增大增多,同时伴有瘙痒时,并发内脏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很大)。
  8. 胰腺癌、肝胆管癌、结肠癌、直肠癌等:恶性黑棘皮病(其皮疹与内脏同时发生者约占61%)、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是诊断胰腺癌,特别是胰体癌和胰尾癌的一个重要线索)、黄疸。
  9. 胰高血糖素瘤综合征:游走性坏死性松解性红斑,擦烂性口周皮炎。
  10. 胆囊癌:黄疸、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
  11. 肠癌:获得性(继发性)指挥所毳毛增多。
  12. 肝癌:回状红斑、黄疸。
  13. 肾上腺癌瘤:皮肤弥漫性色素沉着,皮肤变黑。
  14. 前列腺癌:类天疱疮。
  15. 泌尿、生殖系统的癌症:匐行性回状红斑、中老年人皮肌炎。
  16. 脑垂体肿瘤:皮肤弥漫性色素沉着,皮肤变黑。
  17. 内分泌腺癌:获得性(继发性)毳毛增多。
  18. 乳腺癌:匐行性回状红斑,离心性环状红斑,多形红斑,结节性红斑、风团,继发性鱼鳞病,获得性(继发性)毳毛增多,多发性错构瘤综合征。
  19. 导管内腺癌:乳房Paget病。
  20. 宫颈癌:皮肌炎、继发性鱼鳞病。
  21. 卵巢癌:匐行性回状红斑。
  22. 恶性绒毛上皮癌、女性生殖器癌和恶性淋巴瘤:疱疹性皮炎。
  23. 蕈样肉芽肿、Sézary综合征等恶性淋巴瘤:继发性鱼鳞病(四肢发生角化性的鱼鳞病样皮疹,同时伴有掌跖角化病)、红皮症、获得性(继发性)毳毛增多。
  24. Hodgkin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早期可表现为剧烈的皮肤瘙痒,另可有继发性鱼鳞病(并发的肿瘤70%~80%为霍奇金病)。
  25. 白血病:继发性鱼鳞病、多形红斑、泛发性的皮肤瘙痒或剧痒。
  26. 多发性特发性出血性肉瘤、肠道平滑肌肉瘤等:继发性鱼鳞病。
  27. 黑素瘤广泛转移:皮肤弥漫性色素沉着,皮肤变黑。
  28. 淋巴网状系统肿瘤:类天疱疮、寻常型天疱疮、剥脱性皮炎。
  29. 类癌综合征:潮红和硬皮病样改变。

有时内脏恶性肿瘤还会伴随其他的皮疹或皮肤病,如掌趾角化病、皮肤苔藓样变、Sweet病、紫癜、坏死性游走性红斑等。此外,全身性白癜风有时并发前列腺癌,继发性皮肤肥厚、骨膜骨质增生有隐匿肺癌的危险,指端角化病多伴有上呼吸道癌肿,汗毛增多症(多先发生在脸上,然后逐渐扩展到颈部及全身,生长得很快)见于肺癌、淋巴结癌、子宫体癌、乳腺癌、卵巢癌、肝癌和结肠癌等。

恶性淋巴瘤及有关血液病的皮肤改变

某些内脏肿瘤也可能出现较典型的皮肤损害。譬如,恶性淋巴瘤及有关血液病伴随的皮疹虽然呈多样性,但是也有一定的典型特点。

一、典型的皮疹 为黄色、红色、紫色或褐色的浸润性丘疹、结节、斑块。霍奇金(Hodgkin)病的特异性皮疹为丘疹、斑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特异性皮疹较霍奇金病者多见。表现为单一或多个淡红色、暗红色、紫红色或褐色结节,较硬或坚实,无触痛,可固定也可移动,不易破溃。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的皮疹为丘疹、红斑、斑块或结节,易破溃,并有淤点、淤斑等出血性损害。约10%患者可发生皮肤损害,有时为本病的首发体征。皮肤活检对特异性皮疹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二、非典型皮疹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另外还有红斑、荨麻疹、溃疡和皮肤瘙痒等。

霍奇金病:本病的非特异性皮损较多见。表现为皮肤瘙痒症、痒疹及结节性痒疹、荨麻疹、红皮病、剥脱性皮炎、获得性鱼鳞病等。

非霍奇金淋巴瘤:非特异性皮疹较少出现。同样有皮肤瘙痒、荨麻疹、红皮病、剥脱性皮炎、获得性鱼鳞病外,尚可见并发下列疾患:副肿瘤性天疱疮、由于纵隔淋巴瘤压迫所致的上腔静脉综合征、毛囊黏蛋白病、坏疽性脓皮病、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疱疹样皮炎、Sweet病等。

ATL(成人T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的皮肤病变

研究显示,ATL同蕈样肉芽肿一样,也是一种亲皮肤性T细胞肿瘤,可出现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皮疹。

  1. 典型性皮疹 为红斑、丘疹、结节或肿瘤样改变。红斑、丘疹型的预后较差。
  2. 非典型性皮疹 因细胞免疫功能显著低下,故皮肤和黏膜常并发真菌、病毒感染(单纯疱疹、带状疱疹、泛发性扁平疣等)及疥疮等,多数为泛发型且治疗困难。

多发性骨髓瘤的皮肤改变

伴发于多发性骨髓瘤的皮疹为多形性,即使为典型性皮疹,也表现为多样。

  1. 典型性皮疹 为略隆起性丘疹、结节或带蒂性肿瘤。呈单发或多发,肿瘤通常柔软,可发生溃疡,颈部的结节可柔软如脂肪瘤。多发性骨髓瘤发生皮疹者约为5%。髓外性骨髓瘤可在皮肤和黏膜发生转移性病灶,也可由骨部病灶直接侵犯皮肤。
  2. 非典型性皮疹 约15%患者可发生皮肤淀粉样变、紫癜。紫癜的原因可为皮肤淀粉样变,也可因血小板减少所致。其他尚可发生红皮病、皮肤瘙痒症、脱发、继发性鱼鳞病等皮疹。

恶性肿瘤与皮肤感染

当肿瘤本身或因治疗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时,常常并发病毒性、细菌性以及真菌性感染。常常无一般典型化脓性皮肤病的体征,一般治疗方法疗效差,感染不易及时控制。主要的感染性皮肤病如下:

  1. 疖肿 无化脓、液化过程,外观也不显眼,往往被忽视。
  2. 蜂窝织炎 在免疫功能显著低下或化疗引起白细胞减少的患者中,皮损可迅速扩散,并缺乏急性感染的明显体征。可能由一个微小皮肤破损引起,初起为轻度疼痛的红斑。蜂窝织炎最常见于乳腺癌根治术后。多为链球菌及葡萄球菌感染所致。
  3. 坏疽性深脓疱病 在白细胞计数低下的患者发生。初起为皮肤斑疹,很快发展为无疼痛性圆形坏死,中心有黑色或灰黑色焦痂,周围有红晕。
  4. 念珠菌菌血症 患者由于免疫功能失调,或应用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长期治疗,最易伴发口腔念珠菌病(鹅口疮)。其他可有龟头炎或女阴阴道炎以及甲损害。严重者呈播散性系统性念珠菌病,死亡率高。
  5. 带状疱疹 是恶性淋巴瘤及白血病患者最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皮肤疾患。其中最多见于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如霍奇金Hodgkin病,其他有胃癌、肺癌、肠癌、前列腺癌、食管癌等。严重者引发病毒血症。皮疹表现泛发,体征明显。也可有明显的出血性坏死性损害。并可反复发作,多半预后不良。

综上所述,内脏恶性肿瘤的皮肤表现对诊断有参考价值,但可靠性强弱不一。当患者出现某些临床症状时应做相应的筛查性检查。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3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