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虫皮炎,为十二指肠钩口线虫(Ancylostoma duodenale,简称十二指肠钩虫)或美洲板口线虫(Ancylostoma americanum,简称美洲钩虫)的幼虫侵入皮肤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为农村常见的皮肤病。该病流行广泛,遍及全球,从北纬36°到南纬30°都有钩虫感染等存在,在欧、美、非、亚洲均有流行,尤其在热带及亚热带国家流行更为广泛。美洲钩虫流行于美洲南部、中美洲和南美洲、中南非洲、印度、中国、东南亚、澳大利亚和西南太平洋岛屿;十二指肠钩虫流行于南欧、北非、东非、印度、中国、日本、南亚、秘鲁、智利等地。在我国也遍布广大农村,南方比北方为重,一般以夏秋潮湿季节多见,绝大多数流行区都同时存在两种钩虫,但南方以美洲钩虫为主,北方以十二指肠钩虫为主。近年来由于农村卫生条件的改善及农民个体劳动防护意识的增强,本病已非常少见。

病因及发病机制

钩虫雌虫所产的卵,随着人体的粪便排出体外。虫卵在土壤中遇到适宜的温度、湿度,约经24小时孵化成杆状蚴,此时尚无感染力。5~8天后发育为丝状蚴,此即感染期蚴。当农民赤脚下地劳动时,丝状蚴与人体皮肤接触时,受到皮肤温度的刺激,立即表现出活跃的钻刺活动,通过毛囊、汗腺口或皮肤破损的部位侵入皮内,继而在钻入部位引起急性炎症反应。丝状蚴侵入皮肤,主要依靠虫体活跃的穿刺能力,也与其咽腺分泌的胶原酶的化学作用有关,研究表明,钩蚴在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和真皮纤维移行时,可分泌玻璃酸酶分解宿主组织中的玻璃酸使钩蚴容易通过。

丝状蚴在侵入皮肤后24小时内,大多仍潜留在侵入处的局部皮肤组织中,然后进入小静脉或淋巴管,随血流经右心到肺,穿过肺微血管进入肺泡,在肺部可引起肺泡炎或肺炎。再移行至支气管、气管,上行至咽喉部,随宿主吞咽活动,经食管、胃下行到达小肠,经4~6周发育为成虫。成虫寄生在空肠,头部紧附于肠黏膜可引起出血。

症状特征

在夏秋或初秋潮湿季节,人若赤脚下田或用手挖土,丝状蚴从手背、指间、足背、足缘、趾间、踝部等处侵入皮肤,数分钟后钻入部位即有刺痒和烧灼感,1~2小时后该处出现斑疹或水肿性红色小丘疹,1~2天内变成水疱,内含黄色透明液体,若无感染,一般一周左右皮疹即可消退,但抓破后常继发感染,使病情加重和病程延长。少数患者可表现为短暂的荨麻疹。此外还有一种少见的匐行疹,多半是由狗、猫等动物的钩虫幼虫侵入人体皮肤所引起,幼虫钻入表皮角质层下,不再继续钻入真皮及皮下,而在表皮内行走形成蜿蜒曲折的线状隧道。患者感到剧痒,皮疹常被抓破导致继发感染,幼虫可在这种皮疹内生活数周,易误诊为疥疮。若钩蚴钻入较多可在两周内出现哮喘及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哮喘发作时痰中常能查到钩蚴,4~5周后大便中可找到虫卵。

当幼虫穿过肺时可引起咳嗽、喘鸣、呼吸困难等症状,常持续数天。成虫寄生于肠内可引起腹痛、腹泻,偶有黑便,可导致出血性贫血。

诊断及鉴别

发病前有赤脚行走、田间劳动或接触粪便史,在足趾间、踝部及足背部等接触泥土的部位发生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伴有奇痒,在患者的粪便中找到虫卵即可确诊。一般发病5周后粪便中可找到虫卵。

本病要和疥疮鉴别,后者有接触史,常在集体单位或家庭中同时或先后有多人患病,且皮疹分布广泛,除手指缝外,在腹部,大腿内侧、阴部等处也有皮疹,在指缝隧道末端常可查到疥虫或虫卵。此外还要与手足癣鉴别,后者多发于掌、跖及指(趾)间,以小水疱及鳞屑性损害为主,真菌检查阳性。

预防及治疗

预防:加强粪便管理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粪便经无害化处理后再施肥。在流行区要经常普查,发现钩虫病患者要及时治疗,以消灭传染源。此外要加强个人防护,在钩虫病高发区不吃未洗净的生菜,防止钩蚴经口感染,要尽可能避免皮肤接触泥土、粪便,勿赤脚在田间行走,下田时可穿胶靴或手足涂擦15%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乳剂或1.5%左旋咪唑硼酸乙醇溶液,防止钩蚴的侵入。

治疗

1.透热疗法:钩蚴钻入皮肤后在24小时内尚有90%停留在局部皮肤,因此,要尽早用透热疗法将它消灭。方法是将手足处有皮疹的部分浸入56~60℃水中,连续15~30分钟,或用棉布垫浸入56℃热水中,取出后轻轻拧干敷于局部,要经常更换以保持原有的温度,不仅能杀死钩蚴,亦可止痒。

2.15%噻苯达唑软膏:本药局部使用可以透入皮肤,并在表皮中维持较高浓度,用于钩蚴皮炎早期治疗,每日3次,连续使用1~2天。局部瘙痒症状明显者可搽1%~2%薄荷护甘石洗剂,若有感染可外用抗生素制剂。必要时给予抗组胺药,若出现哮喘可给予氨茶碱或糖皮质激素。缺铁性贫血给予铁剂。

3.大便中查到钩虫卵时应给予驱虫治疗:可用阿苯达唑400mg,每日1次,或甲苯达唑100mg,每日2次,共用3天。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topic/1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