蝇蛆病是指蝇的幼虫(蛆)寄住在人或动物的组织或器官中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皮肤蝇蛆病是由某些蝇类幼虫在皮肤里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

蝇蛆病视蝇类寄生的部位不同可引起多种蝇蛆病,常见的有:

  1. 肠道蝇蛆病:是由于吃入含有蝇蛆或幼虫的腐烂水果或食物而发生,也可由于在野外大便或睡眠时,蝇在肛门附近产卵或产下幼虫,于是幼虫钻入肠内而引起。
  2. 眼、耳、鼻、口腔蝇蛆病:雌蝇产卵或幼虫寄生于眼、耳、鼻、口腔部位而引起。
  3. 创口蝇蛆病:蝇幼虫寄生于创口组织内。
  4. 阴道和尿道蝇蛆病:蝇幼虫钻入阴道和尿道内。
  5. 皮肤蝇蛆病:蝇幼虫寄生于皮下组织内。皮肤蝇蛆病在国内比较少见,西北、华北及东北牧区偶有散发病例发现,广西及西藏亦均有报道,发病以3~5月份为多见。

病因及发病机制

皮肤蝇蛆病主要由皮下蝇属(Hypoderma)引起。皮下蝇属在我国西北、内蒙、东北、川南等地均有分布,为具有长绒毛的似蜂蝇种,包括牛皮下蝇(H.bovis)、纹皮下蝇(H.lineatum)及鹿皮下蝇(H.diana)等,中南、美洲独有的人皮蝇(dermatobia hominis)及非洲的嗜人瘤蝇(cordylobia anthropophaga)亦可引起人或牛、犬的皮下蝇蛆病。

由于蝇的种类和习性不同,其感染方式可有以下几种。

  1. 蝇直接产卵于人的皮肤上或衣物上,孵化后幼虫穿过正常皮肤而寄生于皮下组织内。
  2. 某些带有蝇卵的蚊子当吸吮人血时将卵带到皮肤上,孵化后幼虫通过蚊子刺吸的伤口进入皮内。
  3. 蝇直接产卵于创伤处,孵化后的蛆即寄生在局部创伤组织内。这种感染多为马蝇和肉蝇的幼虫。

皮肤蝇属的发育过程分为卵、幼虫、蛹及成虫四个阶段。成虫于5~6月份产卵于牛、羊等偶蹄动物的毛上,常整齐地排列成行,孵出幼虫以口钩钻入宿主皮下,移行到背脊处即固定下来,穿出一孔,并于皮下形成一囊,幼虫即在囊内发育。一般于12月份左右才出现于宿主背部,幼虫于4~5月份发育成熟,最后钻出落地成蛹,再发育脱壳成蝇。全部发育史约需1年。

皮肤蝇蛆病的致病蝇类的正常宿主是动物。人的皮肤蝇蛆病是一种偶然感染。幼虫除移行于皮肤组织外,可能也进入体腔(胸腔和腹腔)和脊椎管等处。有报道本病患者因幼虫进入椎管引起下肢麻痹的。

症状特征

起病时常有轻微的全身症状,如低热、头痛、恶心、全身不适等,部分皮肤出现窜痛感。这些症状以夜间为重。皮损表现主要有两种类型:

疖肿型:初发时在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深浅不一的结节或肿块,伴有疼痛和压痛,蝇蛆就生存在结节内,当幼虫快要钻出皮肤时,肿块逐渐增大,局部水肿加剧,皮面毛孔扩张,有锥刺样的疼痛及虫体蠕动感,几小时后肿块或结节表面出现黄豆大小水疱,疱壁薄而紧张,若刺破疱壁可以从黄红色黏液中挤出幼虫,随后肿块缩小,炎症也随之消退,中心留下一个穿凿性小孔而愈。若蝇蛆寄生的部位很深,结节需数月才能破溃,这种情况少见。若结节不破溃,蝇蛆可在皮下潜行数厘米后又重新出现新的结节或肿块,在肿块表面出现小丘疹,形成假性脓肿,此型称变异性皮肤蝇蛆病。疖肿型皮肤蝇蛆病多发生在皮肤松弛部位,多见于眼睑、口唇、腹、腰、前臂深处,数目1~2个或多达10余个。

匍行疹型:皮损为红色水肿性隆起,呈弯曲的带状,其一端有水疱,幼虫即隐藏在水疱之前的正常皮肤内。

少数患者于蝇蛆开始钻入人体时,可发生荨麻疹样反应,亦有报道伴弛张热、全身淋巴结肿大、贫血等强烈全身变态反应者。当幼虫自皮肤向食管移行时,可能穿过胸腔而引起一过性胸痛及少量胸腔积液,但常被忽略。

诊断及鉴别

组织病理:皮下组织中可见虫体断面,真皮及皮下组织内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

根据患者来自牧区,有牛、羊、马等接触史,皮肤出现游走性疼痛性肿块,以及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等,应考虑本病。若自损害中挤出幼虫,则可确诊。

预防及治疗

预防:搞好环境卫生,加强粪便管理,减少蝇的孳生。及时消灭地面的幼虫及蛹,对牛棚马厩等较脏的地面可喷洒敌敌畏等杀虫剂,成虫对杀虫剂的抵抗力较弱,用药物灭蝇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此外,注意个人卫生,尽可能减少成蝇的叮咬和污染。

治疗:用手挤压肿块以捏死幼虫,若肿块浅表亦可用液氮冷冻杀死蝇蛆。在幼虫快要钻出皮肤时用镊子取出幼虫或用刮匙刮除。红肿明显的肿块和结节可手术切开取出幼虫,肿块的内腔或溃疡创面用15%氯仿植物油灌洗,每日1次至创面痊愈。另外可试用氯喹0.25g,每日2~3次,或用乙胺嗪0.2g,每日3次,连服2周。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topic/1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