虻属于双翅目,虻科。俗称“牛虻”或“瞎虻”。全世界有3500多种,我国已发现210种,其中有数种可危害人类。虻分小型和大型两种,小型虻如同家蝇大小,大型虻:体长可超过4cm,呈黄褐色或灰色、黑色。

牛虻

虻为刺吸式口器,飞行力很强。生活史有卵、幼虫、蛹、成虫四期,卵产于稻田、沼泽、湖泊、池塘边的草叶或水边的石头上。经1周左右孵化为幼虫,幼虫落入水中以蚊的幼虫为食,长大的幼虫也可以蚯蚓等软体动物为食,待发育成熟后10月份潜入土壤化蛹,逐渐发育,次年5月钻出土面,化为成虫。成虻产卵的场所也是幼虫孳生的场所。

病因及发病机制

绝大多数的虻都是嗜吸畜血的,雄虻口器退化不吸血,以吸吮植物的汁液为食,雌虻主要吸吮牛、马、驴等牲畜血,有时也侵袭其他动物和人。成虫喜白天,烈日下活跃,多在中午吸血。虻口器粗大刺入皮肤吸血,由于体型大,吸血量多,可达虻体重的3~4倍,在吸血时由于动物的惊扰可发生中断吸血而产生多次或连续叮咬几个动物的摄食的习惯,这样可引起血源性疾病的传播。虻常栖居于草丛树林中或河边植物上,当人下田劳动时常有被叮咬的可能。非洲的斑虻是罗阿丝虫病的传播媒介,北美和俄罗斯的斑虻可传播野兔热。

临床表现

虻叮咬后可立即感到剧痛,并出现明显的皮肤红月中,中央常有被咬的痕迹,由于刺咬时虻体内分泌一种抗凝物质,故咬伤时常有出血不止现象。人在水中劳动时虻的幼虫也可叮咬皮肤。皮肤剧痛刺痒,并出现红月中、丘疹或风团。

预防及治疗

虻的预防比较困难,可清除孳生地杂草或去除水中植物,以减少成虫产卵或幼虫孳生。但虻的孳生地很多,因此较难处理。在牧区工作的人皮肤上涂驱避剂,或穿防护服装,适当防护。被虻叮咬后,伤口压迫止血,并注意避免继发感染。出现红斑、丘疹、风团后可外用清凉止痒剂或糖皮质激素制剂。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topic/1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