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由粪类圆线虫(Anguillula intestinalis)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偶由其他类圆线虫所致。本病分布于世界各地,多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其是在非洲及中南美洲部分地区相当多见,某些热带地区感染率可高达80%,国内的感染率各地报道约在10%以下。经常与泥土接触者易感染,尤其在人粪便污染的湿热地区。

病因及发病机制

粪类圆线虫的生活史复杂,有自生和寄生两个世代,类似钩虫的生活史。环境适宜时,粪便和土壤中的杆状蚴,经4次蜕皮发育为自生世代成虫,自生世代可继续重复多次,称间接发育。如环境不适,杆状蚴蜕皮2次,发育为丝状蚴,虫体变细长,此期幼虫具有感染宿主的能力,可经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开始寄生生活,称为直接发育。丝状蚴侵入人体后,通过小血管或淋巴管进入血液循环,经右心到肺,移行至气管,通过吞咽入十二指肠和空肠上部,发育为2~3mm长的雌性成虫,并产卵,在肠黏膜内孵出杆状蚴,随粪便排出体外并经2次蜕皮发育为丝状蚴。卫生习惯不良的人,粪便中的丝状蚴可自肛周钻入皮肤引起再感染,另外,杆状蚴也可在离体前发育为丝状蚴而引起再感染。

临床表现

丝状蚴侵入处的皮肤可出现红斑、风团或小的丘疹,伴剧痒和刺痛感。此外,还可出现移行性线状风团,并可持续数周,由于自身感染的原因,上述风团样皮损常可反复出现在肛周、腹股沟、臀部等处皮肤,由于幼虫在皮内移行较快,所引起的风团蔓延也快,因此风团的出现部位及快速蔓延,常常是类圆线虫病早期诊断依据。

肠道感染轻者常无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腹痛、腹泻、便秘、消瘦、厌食、食欲减退等,幼虫在肺部移行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其他尚可出现心肌炎、肝炎、胆囊炎、结肠炎等。

诊断及鉴别诊断

在粪便、痰液或隆起皮损内找到杆状蚴或丝状蚴,十二指肠引流物或腹泻的排泄物中找到虫卵或幼虫,可确定诊断。空肠活组织检查、类圆线虫抗体检查、ELISA血清试验等也可作为诊断依据。严重感染时,可有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本病需要和钩虫病、皮肤阿米巴病、溃疡病、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等相鉴别。

预防及治疗

(一)预防 要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注意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要管理好粪便,及时治疗患者。

(二)治疗 首选噻苯达唑,每日50mg/kg,分2次口服,连用3天。2~4周后重复给药。常见的副作用有头痛、不适、恶心、呕吐。丙硫咪唑效果也很好,每天400mg,连服3天,此药毒性较低。伊维菌素200μg/kg,单次口服,7天后重复给药。免疫功能低下或弥漫性感染的患者可能需要重复疗程或延长治疗。3~6个月后检查粪便和空肠是否有虫卵,以确定是否治愈。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topic/1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