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阿丝虫病: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参考

罗阿丝虫病(Loaiasis)又称卡拉把丝虫肿、热带肿或短时性肿胀。是由罗阿丝虫(Dracunculus loa)感染所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流行于非洲的从北纬10°至南纬5°、从几内亚湾至中非大湖的狭长地区内,喀麦隆和刚果河流域感染严重。病人是惟一的传染源,通过中间宿主-斑虻传播,它们仅在白天咬人。人类是罗阿丝虫的惟一宿主。

病因及发病机制

本病由寄生在人体内的罗阿丝虫引起,成虫寄生在人体的皮下组织或筋膜层,雌虫产生微丝蚴并进入血液,当中间宿主——斑虻叮咬患者时,微丝蚴进入斑虻体内,大部分移行至斑虻腹部脂肪体,少部分到达胸部或头部脂肪体,1周后蜕皮两次变成有感染性的幼虫,当斑虻再次叮咬人时,幼虫通过其口器侵入人的皮肤,使人感染。1年左右幼虫发育为成虫,成虫多在皮下及眼结膜下移行,亦可移行至任何内脏。在成虫移行过程中可间隙性地产出微丝蚴。微丝蚴寄生于人体血液,具有昼现周期性。成虫在体内可存活15年或更长,有报道感染后9~16年才出现临床症状的。

症状表现

罗阿丝虫病除个别患者只具有单一症状外,常表现出多种症状,局部暂时性肿胀是罗阿丝虫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全身各处均可发生,多见于人体易受外伤的部位,如前臂、手部、下肢等处。感染后3个月即可发现,但多数在一年以后,并可间歇发生,间歇期长短不定。每次出现数目常为1个,但也可在1~3个部位同时发生。常突然发病,或在发病前1~2小时先感到局部剧烈疼痛和瘙痒,然后在1小时内出现肿胀,并迅速扩散,可达鸡蛋或鹅蛋大小,持续数小时或3~5天,始渐消退,也有持续1至数周者,局部较硬,有弹性,无指压痕迹。有时出现局部红肿类似丹毒。疏松的皮下组织如眼睑、结膜、乳房、舌系带、阴茎包皮或阴囊等处,成虫活动最为常见。若在同一部位反复出现肿块,则可形成永久性囊样肿块。大部分病人具有不同程度的皮炎症状,如瘙痒和蚁行感,瘙痒症状严重的患者,可因搔抓导致继发感染,也可引起失眠、神经障碍及精神失常。下肢、臀部皮肤可发生疥疮样皮肤损害,局部皮肤粗糙且有丘疹,不少病人有成虫在皮下爬行的感觉,成虫移行时,全身可发生风团或皮肤水肿,有时可扪及蠕动的条索样虫体。

成虫常移行于眼睑引起眼睑皮肤肿胀,有时可触及游走性条索样虫体。当成虫移行到球结膜时,可引起局部充血、水肿、畏光、流泪、疼痛等不同程度的结膜炎症状。眼部刺激症状很重,有瘙痒感和异物感,持续数日,可自行消退。也可侵犯心、肾、膀胱、脾、胃等部位,引起相应的症状。

诊断与防治

诊断:在流行区,如果皮肤出现游走性局限性肿块或眼部的炎症时要考虑本病的可能。如在眼球结膜下及游走性皮肤肿块内查到虫体或白天在血中找到微丝蚴,则可确诊。用丝虫抗原做皮肤过敏试验及补体结合试验、免疫荧光、ELISA等试验有助于诊断。

预防:除采取各种措施灭虻,防虻叮咬外,要积极治疗病人,以消灭传染源。

治疗

  1. 乙胺嗪可以杀死成虫和微丝蚴,要连用21天。用法:第1和第2天,50mg,每天3次;第3天100mg,每天3次;第4~21天,2mg/kg,每天3次。小儿酌减。
  2. 已有研究表明,伊维菌素具有杀灭罗阿丝虫微丝蚴的作用,剂量为150μg/kg,但该药在本病治疗中的副作用严重。
  3. 若肿块不多也可手术摘除。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topic/1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