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吸虫病主要是由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狸吸虫引起的人兽共患性寄生虫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又称并殖吸虫病。以卫氏并殖吸虫为代表的大多数致病性并殖吸虫主要在人体肺脏中寄居,并成熟产卵,引起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肺型并殖吸虫病,病人和病兽、病畜是主要传染源,斯氏狸吸虫在人体内不能发育成熟,但可到处游走移行,引起以幼虫移行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肺外型并殖吸虫病,病兽、病畜是主要传染源。本病流行于亚洲,非洲、美洲也有报道。在我国分布也较广泛,达18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有14个省发现病人。

病因及发病机制

肺型并殖吸虫病的病原体主要为卫氏并殖吸虫、团山并殖吸虫、宫崎并殖吸虫及墨西哥并殖吸虫。肺外型并殖吸虫病的病原体主要为斯氏狸吸虫和四川并殖吸虫,卫氏并殖吸虫的成虫寄生在宿主肺脏,发育成熟后产卵,虫卵随宿主痰液或者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化为毛蚴,随即钻入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体内,经胞蚴、母雷蚴以及子雷蚴而产生许多尾蚴,尾蚴自螺体逸出,侵入第二中间宿主溪蟹或者喇蛄,发育为囊蚴。人由于生食或半生食含活囊蚴的溪蟹、喇蛄而感染,也可因生食或半生食带并殖吸虫童虫的猪肉、野猪肉、鸡、鸭肉而受感染,直接饮用未经消毒处理的溪水、用被囊蚴污染的溪水洗手或使用被囊蚴污染的食具等也可能感染。囊蚴在肠腔内脱囊,穿过肠壁进入腹腔。在腹腔中移行发育为童虫,童虫穿过横膈进入胸腔,童虫在体内移行过程中,可侵犯肝、脾、肺、脑及皮肤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

症状特征

分潜伏期、急性期和慢性期。

潜伏期:一般3~6个月。

急性期:起病急骤,初发症状为腹痛、腹泻,稀便或黏液便,伴食欲减退,全身乏力,继之出现畏寒、发热、胸痛、胸闷、气短、咳嗽。机体可对虫体及其代谢产物产生变态反应,引起荨麻疹,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升高。急性期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增高,可达(10~20)×109/L,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可达30%~40%以上,血沉增快。

慢性期:分以下6型:

  1. 胸肺型:最常见,以咳嗽、胸痛和果酱样或烂桃样血痰为主。
  2. 腹型:以腹痛、腹泻或带有黏液或血的稀便等消化道症状为主要特征,多见于病程早期,肝、脾可肿大,偶可因大网膜的并殖吸虫囊肿而引起肠粘连或肠梗阻。
  3. 脑脊髓型:此为脑组织和脊髓受累所致,表现为头痛、偏盲、癫痫发作、偏瘫、截瘫。
  4. 皮下结节型:好发于腹部和大腿,也可见于颈部、胸部、外阴以及腋下等处,皮下结节小者如黄豆,大者如鸡蛋,数目为一个至数个,有时童虫可自行钻出皮肤,由卫氏并殖吸虫引起的皮下结节一般不游走,而由斯氏狸吸虫引起的皮下结节有游走特点。
  5. 阴囊肿块型:占卫氏并殖吸虫病患者的1%~26%,患者阴囊出现肿块,大者可达鸡蛋或拳头大小,伴疼痛。
  6. 亚临床型或隐性感染:无明显临床症状,但皮内试验或血清免疫反应阳性或胸部X线有典型改变。

组织病理

肺吸虫的囊肿常呈多房性,囊内含有虫体、虫卵和夏科-雷登结晶,周围有中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由于虫体具有游走性的特点,因此常数个囊肿相互有隧道沟通,当虫体死亡后囊内容物被吸收,囊肿被纤维组织填充形成瘢痕。斯氏狸吸虫引起的皮下结节可见中心含有菱形结晶而无虫卵的坏死隧道,常可见童虫,但无成虫或者虫卵,周围包以肉芽组织和大量嗜酸性粒细胞的弥漫性浸润。

诊断、预防与治疗

诊断:在流行区有生食或半生食溪蟹、喇姑、肉类食品史,出现胸痛、果酱样或烂桃样血痰或有游走性皮下结节以及原因不明的癫痫、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均应考虑本病的可能。痰液、粪便或其他体液中找到虫卵或从皮损中找到虫体可确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本病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预防:加强卫生宣教,不吃生的或半生的蟹、喇蛄和肉类食品,不喝生水,不随地吐痰,积极开展普查普治,对粪检阳性的家畜要捕杀。

治疗

  1. 吡喹酮:对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狸吸虫均有良好效果,推荐剂量为每次25mg/kg,每日3次,连服2~3日为一个疗程。
  2. 阿苯达唑:对斯氏狸吸虫治疗效果较卫氏并殖吸虫更好,治疗剂量为每天400mg,连服7日为1个疗程。
  3. 硫氯酚:20世纪60年代开始用于本病治疗,剂量为每天50mg/kg,成人一般为每日3g,分3次口服,间日服药,15~20个治疗日为1个疗程。
  4. 手术治疗:皮下结节或包块可手术切除。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topic/1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