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衣原体是一类形态相似、能通过滤菌器、严格寄生于细胞内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沙眼衣原体致病机制可能为抑制宿主细胞代谢,溶解破坏细胞,其代谢产物具有细胞毒性作用,引起变态反应。此外,沙眼衣原体细胞膜上的脂多糖具有抗原性,在致病机制中有重要意义。它具有寄生于细胞内,可逃避宿主的免疫排斥并且繁殖快等特点,故可引起顽固性感染。沙眼衣原体可通过性交传播,主要侵犯柱状上皮、鳞状交界上皮及移行上皮,一般不累及深层组织,因此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或症状轻微而不易察觉,容易导致漏诊。子宫颈、输卵管等为沙眼衣原体感染的高发部位,感染后若不及时治疗,分别有30%~40%会发展为子宫内膜炎,8%~10%可发展为输卵管炎。由于输卵管黏膜上有广泛的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进而可引起盆腔炎、输卵管性不孕、异位妊娠等较为严重的后遗症。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6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