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病性淋巴肉芽肿(lymphogranuloma venereum,LGV),又称第四性病。由沙眼衣原体通过性接触感染而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外生殖溃疡、腹股沟淋巴结化脓、穿孔以及晚期外生殖器象皮肿和直肠狭窄等症状。

一、 病因与发病机制

沙眼衣原体分沙眼组、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组和性传播组。而本病为L-1、L-2、L-3血清型沙眼衣原体。与引起生殖道衣原体感染和沙眼的其他型沙眼衣原体相比,L形具有更强的侵袭力,主要侵犯淋巴组织。

二、 临床表现

潜伏期1~6周,一般在3周左右。根据临床发展过程的不同特点可分为三期。

1)早期(生殖器初疮期)

男性好于发龟头、冠状沟、包皮内侧以及尿道口处,女性好发于大小阴唇、阴道口及宫颈等处,有时也可发生于生殖器以外的部位(如手指、肛门以及口唇等)。潜伏期后约5%~25%患者可出现生殖器初疮,皮损最初为针头大小的丘疹和脓疱,迅速形成表浅性糜烂或溃疡,多为单发直径2~3mm,无明显自觉症状,原发性损害一般在10天左右自愈,愈后不留瘢痕,常被患者忽略。

2)中期(腹股沟横痃期)

常在初疮发生后1~4周后发生,男性患者可发生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称为第四性病横痃,约2/3患者累及双侧,1/3患者累及单侧。最初肿大的淋巴结孤立、散在、质硬,可有疼痛及触痛,以后逐渐粘连、融合成形状不规则的沿腹股沟分布的肿块,鸡蛋大小或更大,与周围组织粘连,表面呈红色、紫红色,有明显疼痛和压痛。当累及股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时,肿大的淋巴结位于腹股沟韧带两侧,中间形成沟槽征(roove sign),具有特征性。数周后肿大的淋巴结团块软化、破溃,形成多发性瘘管,排出脓性或血性液体。常伴有发热、不适、食欲缺乏、关节痛和肌肉痛等全身症状。

女性患者如初疮发生于外阴或阴道下1/3时,临床表现与男性患者相同;若发生于阴道上2/3或宫颈时,由于此部位的淋巴液主要引流至直肠周围淋巴结,故主要引起直肠炎和直肠周围炎,形成生殖器肛门直肠综合征,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便中带血、腰背部疼痛等症状,最终可发生肛周脓肿、溃疡、瘘管等,常伴全身症状。

3)晚期(生殖器-直肠-肛门综合征)

经数年后可发生阴部象皮肿和直肠狭窄。象皮肿主要累及男性的阴茎和阴囊,女性的阴唇和阴蒂等处,表现为坚实肥厚性肿块;直肠炎和直肠周围炎后形成瘢痕并收缩引起直肠狭窄,导致排便困难、腹绞痛等;女性患者由于组织破坏可发生直肠阴道瘘、阴道尿道瘘以及肛门周围瘘等。

三、 实验室检查

  1. 血清学实验:①补体结合实验:检测到抗沙眼衣原体抗体,抗体血清滴度在1∶64以上有诊断价值,但无特异性。②微量免疫荧光实验:可检测不同血清型的衣原体特异性抗体,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强,一般血清滴度在1∶32以上有意义,尤其对直肠炎最有效。③对流免疫电泳实验:这是检查衣原体抗体简便、快速、特异性强的实验,约有96%的患者能用培养法予以证实,但所需抗原要求高。
  2. 衣原体培养:取淋巴结穿刺物,接种在鸡胚卵黄囊或做细胞培养,培养中性病性淋巴肉芽肿衣原体的包涵体生长得更大,更丰富,并通过组织化学染色等可以区别。但最后的区别仍依赖血清学的分型。
  3.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及分子生物学检查:如PCR检查。
  4. 组织病理:生殖器初疮为非特异性炎症,淋巴结中可见有星状脓肿形成的肉芽肿,中央为坏死组织,有多形核白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周围绕以上皮样细胞呈栅栏状排列。脓肿为三角形或四角形,虽然为非特异性,但在诊断上有相当参考价值。
  5. 其他:血沉加快,轻度贫血,白细胞增高,高丙球蛋白血症,白球蛋白比例倒置,IgA、IgG增高,梅毒血清反应假阳性。

四、 诊断与鉴别诊断

本病主要根据病史(性接触史)、典型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直接涂片染色法、细胞培养法、衣原体抗原检测或免疫荧光法)诊断。本病应与梅毒、软下疳等进行鉴别。

五、 治疗

多西环素200mg/d,分2次口服,或米诺环素200mg/d,分2次口服,或四环素2.0g/d,分4次口服,或红霉素2.0g/d,分4次口服,疗程均为14~21天,可根据病情适当延长治疗时间。淋巴结有波动时可穿刺吸脓并注入抗生素,但严禁切开引流,以促进愈合。直肠狭窄初期可行扩张术,晚期严重者和象皮肿可采用整形手术切除治疗。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5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