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激素在胚胎期的性分化,青春期性器官的成熟和发育、精子的发生、副性征和性功能的维持、调节促性腺激素分泌等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对机体的代谢活动也具有调节作用。

影响胚胎的性分化

胚胎第7周时分化出睾丸,并分泌雄激素,诱导副中肾管退化,中肾管等分化为男性内、外生殖器。雄激素的影响也导致了神经系统分化的性差异。在胚胎发育期刺激吴氏管分化为男性生殖管道和外生殖器的男性化。如果胚胎睾丸Leydig细胞发育不良或对hCG不反应或T合成酶和(或)代谢酶缺陷从而无足够的睾酮和(或)双氢睾酮,或无雄激素受体,则胚胎不可能进行正常的性分化,胎儿出生后必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男性假两性畸形。如果雄激素过多,则会引起男性巨大生殖器畸形和女性假两性畸形。此外睾酮对睾丸的下降也起重要作用,近来发现多数隐睾和尿道下裂的患儿与程度不等的睾酮合成障碍或其功能不能正常发挥相关。

影响青春期男性生殖器官的发育

雄激素可直接刺激睾丸,维持睾丸的正常发育,刺激精囊和前列腺的发育及其正常分泌,促进阴茎和阴囊的正常发育,直至发育成具有正常成年男性的一切特征。如果男孩在发育期出现雄激素不足,或是完全缺如,就会出现无青春发育期或类宦官症体形。

维持精子的发生与成熟

这是雄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之一。睾丸的支持细胞在腺垂体分泌FSH的作用下生成雄激素结合蛋白(androgen-binding protein,ABP),它与睾酮和双氢睾酮的亲和力很强。睾酮进入生精小管后与之结合,ABP将睾酮运送到精原细胞与精母细胞并释放睾酮,睾酮进入靶细胞,促进生精细胞的分化和精子的生成过程。部分睾酮也在5α-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变为DTH,与ABP结合后运送到生殖细胞,促进精子发生。此外,附睾是精子成熟的场所,其功能的完整性也很大程度取决于附睾中的雄激素含量。因此睾酮对于维持正常的精子发生和成熟至关重要。

促进和维持男性第二性征和性功能

青春期开始后,男性在雄激素的影响下逐渐发育并维持男性的第二性征,如骨骼粗壮、肌肉发达、肌力增强、体毛生长并呈现男性分布、喉结突出、发声低沉、皮脂腺分泌增多等。雄激素对于男性的性功能,包括性欲的维持也是非常重要的。成年后切除睾丸,第二性征将逐渐退化,性欲显著降低。

参与性激素分泌的调节

雄激素(主要是睾酮)通过负反馈抑制腺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从而参与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的功能调节,降低促性腺激素对雄激素生成的刺激作用,维持血液中雄激素水平的稳定。睾酮对GnRH及GnTH的负反馈调节作用较其活性代谢产物E2弱得多。所以T对GnRH及GnTH负反馈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E2的作用。芳香化酶抑制剂或抗雄激素化合物均能使下丘脑-垂体系统与睾丸轴的耦联中断,从而导致血中GnTH明显升高,但E2主要对下丘脑,而不是对垂体起负反馈作用。

一般男性在40~50岁以后睾酮开始逐渐下降,主要是游离T的下降,而T总量可能变化不大,因而引起类似妇女绝经期的症状,包括神经系统一系列症状,因此有人主张男性也同样存在更年期(andropause)的问题。

雄激素的合成代谢作用

雄激素的合成代谢作用包括刺激肝脏合成与分泌一系列血清蛋白:①与GH协同刺激TGF,促进青春期线性生长;②刺激骨形成与维持骨量,促进成骨细胞的成熟和骨骺闭合;③刺激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肾脏生产促红细胞生成素;④刺激肌细胞增生肥大,肌肉发达等一系列合成代谢作用。雄激素分泌或作用异常对上述众多方面都有负面影响,其影响程度与雄激素水平及能否行使其功能有关。

老年人肌肉萎缩、无力、易疲劳等现象固然与全身功能减退有关,但同时也与睾酮含量减少有关。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5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