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精液排出体外很快凝固,一般在15~30min开始液化,如果射精后60min内未能完全液化或超过1h才开始液化称之为精液液化异常或液化迟缓,是引起男性不育的常见病因之一。

精液液化机制

精液中的液体部分即精浆主要由精囊和前列腺分泌。前者约占60%~70%,后者约占20%~30%。人体射出的精液很快凝固呈黏稠胶胨状,使精液射入阴道后不至于立即流失。大约5~30min开始液化,由胶胨状迅速演变为半胶胨状,最后呈液化状态。精液的凝固与液化主要由前列腺和精囊分泌的液化和凝固这一对因子来平衡调节。与精液凝固有关的因子50%~80%来源于精囊,与精液液化有关的因子15%~40%来源于前列腺,5%来源于睾丸和附睾。射出精液凝固的程度与附睾的功能呈正相关,生育力低下者射出的精液凝固性差,与低渗透压、低缓冲力和高pH有关。凝固因子中TF是体内活性最强的促凝物质之一,精浆中的TF与血液中凝固作用没有直接关联,精浆中缺乏Ⅴ因子,仅有pg分子的Ⅶ和Ⅶa因子,与血液凝固的机制不完全一样。精浆中的TF有保护机体免遭AsAb的损伤和预防感染性微生物的扩散。与精液液化相关的因子有唾液酸转移酶、α-淀粉酶、胰激肽原酶、糜蛋白酶、u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PA)、氨基肽酶和透明质酸酶。此外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也参与精液的液化,PSA是由237个氨基酸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 000的单链糖蛋白,属于腺体分泌的激肽释放酶。精浆中PSA含量为0.35mg/ml,血液中0.6ng/ml。PSA由前列腺组织的腺泡和管状上皮细胞合成,是一种具有丝氨酸类胰凝乳蛋白酶、类胰蛋白酶和类酯酶样活性的蛋白水解酶,主要水解由精囊合成并分泌到精液中的凝胶蛋白。

精液液化异常

人类精液具有凝固并在短时间内液化的特点。其中凝固可以发生在射精时或在精液射出尿道之前的很短时间内,液化则可能始于前列腺的分泌液与精囊液相接触时,常在5~20min内完全液化。按WHO规定:新采集的精液标本在室温60min内发生液化。若超过60min仍未液化,则称为精液液化迟缓。精液凝固及液化是由凝固及液化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凝固因子主要由精囊分泌,可使精液凝固呈黏稠胶胨状,使精液射入阴道后不至于立即流失。液化因子来自前列腺,能使精液由胶胨状迅速演变为半胶胨状,最后呈液化状态。正常情况下,两种因子协调作用,使精液先后发生凝固与液化两个变化过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分泌的质和量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精液pH值、精液化学组分,使凝固与液化这种协调关系打破,发生液化异常。液化异常又使精液黏度增高,降低精子活动力,还影响精子的活动力和穿透宫颈黏液的能力。

病因

当前列腺炎或生殖道感染时,前列腺液中蛋白水解酶的含量下降和酶的活性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不能水解精液中纤维蛋白,导致精液不液化,从扫描电镜中可以发现不液化的精浆中可见到细长的纤维蛋白并相互间网织使精子的活动空间减少,精子被牵制,同时还见到粗纤维被许多细纤维连接成网络。

精液液化异常不难诊断,精液排出体外后,将精液放置在37℃水浴箱或温箱内,当超过60min精液仍呈胶胨状或块状,有时可能表现为黏稠度极高,均可以诊断为精液液化异常。

治疗

病因治疗

精液液化异常者多半伴有生殖道感染,因此要进行抗感染治疗,根据感染的部位和感染微生物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抗菌药物,伴有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注意要选用脂溶性好的抗菌药物,例如美满霉素和喹诺酮类的药物。

药物治疗

  1. 糜蛋白酶每次5mg,每日1次,深部肌内注射,连续15~20d。
  2. 透明质酸酶每次1500U,每日1次,肌内注射,连续15~20d。
  3. 阴道局部用药,将α-淀粉酶5%混悬液作性交前阴道冲洗,或用阴道栓剂,将α-淀粉酶50mg与可可脂制成的阴道栓剂,在性交后立即将1枚药栓塞入阴道,帮助精液液化。
  4. 维生素C每次0.6~1.0g,每日3次。
  5. uPA每次10 000U,生理盐水稀释,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续20d为1疗程。
  6. 胰激肽释放酶每次120U,1日3次

辅助生殖

丈夫精液人工授精:将精液在体外先进行预处理,然后行丈夫精液人工授精(AIH)。这种预处理可以是物理方法,用18或19号针头加压将黏稠度高的精液注入玻璃容器内,反复5~6次,直至精液在呈液体态而又不损伤精子的情况下,再行AIH;另外一种方法可以在不液化精液中加入糜蛋白酶或透明质酸酶,混均,置37℃水浴箱中5~10min液化,再行AIH。

体外受精:不液化精液经上述方法处理后,再按上游法处理精液行IVF-ET。

中医治疗

中医中药对精液液化异常的治疗常常能收到很好的疗效。

中医可分为肾阴虚型,可选用知柏地黄汤;肾阳不足型选用右归丸加减;湿热蕴结,选用萆薢分清饮加减;痰湿阻滞,选用导痰汤加减;中成药可选用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龙胆泻肝丸等。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5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