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阴茎皮炎又称为药疹,其发病部位在阴茎,是药物性皮炎的一种类型。局部症状多为阴茎有瘙痒、疼痛、灼热感,摩擦时症状加重。中医学文献中常把本病归于“中药毒”“风毒”“热毒”“湿毒疱”等范畴。
症状:全身症状由于药物影响的脏器、组织、器官、程度、范围等不同而有差异,因此症状多样,表现复杂,但都有一定的潜伏期。内用药引起的,第1次多在4~20天发生,重复用药的常在24小时内发生
局部症状多为阴茎有瘙痒、疼痛,灼热感,摩擦时症状加重。
体征:固定性红斑:初起为1个或数个圆形或椭圆形红斑,直径为1~2cm,甚至3~4cm,边缘浮肿较明显,呈鲜红色,中央呈暗红色或紫色,重者红斑上可发生大小不等的水疱,疱破后糜烂面常为暗红色,将愈时糜烂面呈鲜红色,经1周左右结痂,愈后不留瘢痕,但留有明显的色素沉着,呈紫黑色或灰黑色斑,可持续数月至1年以上不退。阴茎药疹严重时,龟头、包皮可以重度水肿,大片糜烂伴浆液渗出,另外发生在包皮龟头部位时,水疱常破溃,继发感染而形成浅表溃疡。本病皮疹具有固定性特点,即在第一次发病后,如再服同一药物,常于数分钟或数小时后在原处又出现同样的皮疹,其他部位可有新的皮疹出现。每发一次,皮疹消失后的色素沉着会更加显著。
药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本病较少见,但症状典型,发病急骤,局部皮损与全身皮损同时出现,皮肤突然出现弥漫性红斑,数日内红斑上出现大疱,疱壁松弛,疱内为澄清的液体,疱壁易破裂而使表皮剥脱,尼氏征阳性,糜烂处犹如烫伤。若无感染,经5天左右皮损开始回消,疱内液体渐渐被吸收,而后坏死的表皮开始脱落,糜烂面的表皮可逐渐修复。
实验室检查:
风热外袭型
湿热下注型
热毒炽盛型
气阴两虚型
本病应主要与其他阴茎皮损疾病相鉴别,如包皮龟头炎、硬下疳、软下疳、接触性皮炎等(具体见相关章节)。
本病的特点为发病前有用药史,第1次用药者有一定的潜伏期,多在用药后4~20天内发生,重复用药者常在24小时内迅速发生。皮肤试验(划痕和皮内)有时可呈阳性反应。
1)风热外袭型
2)湿热下注型
3)热毒炽盛型
4)气阴两虚型
系统医学科普站点:天山医学院,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0992.html
本病又称阴茎冠状沟或龟头丘疹,多与包皮过长有关,包皮过长会导致局部炎症,也可能是一种生理、发育上的变异。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个人卫
带状疱疹是病毒所致的常见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其特征是沿身体的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的成群水疱(少数人也可以超过中线),伴有神经痛和
龟头包皮炎是龟头炎和包皮炎的统称,指发生于龟头或包皮及冠状沟的炎性病变。一般认为该病与包皮过长或包茎有直接关系,一年四季均可
包茎包皮过长是指包皮虽然盖住阴茎头,但能被翻向后方而露出阴茎头。若包皮口狭小,紧包着阴茎头,不能将包皮向上翻转而显露阴茎头时称
上图:阴茎癌,男,38岁,临床诊断阴茎癌。阴茎见T2WI\T1WI等信号灶,DWI呈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阴茎正常结构显示不清,冠状位T2WI可见双侧
上图:阴茎珍珠样丘疹,呈直径1~3mm的黄白色丘疹。单个病变为穹窿状,常成行排列上图:尿道口尖锐湿疣,扁平状上图:阴茎尖锐湿疣,扁平状上图:阴
上图:CT,阴茎感染,男,72岁,阴茎肿胀,皮肤破溃,膀胱造瘘术后。阴茎内部密度不均匀,正常结构显示不清,阴阜部皮下脂肪模糊,密度增高上图:浆细胞
上图:隐匿阴茎,发育正常的阴茎埋于耻骨弓上的脂肪垫中上图:双阴茎(两个)
阴茎结构示意图
类固醇药物可以促进包皮生长及扩张,软化包皮,减轻粘连,抗击非感染性炎症以减少包皮内纤维组织。对于用手法翻转治疗无效时甚至发展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