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

  1.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男性血红蛋白<120g/L,女性血红蛋白<110g/L,孕妇血红蛋白<100g/L;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0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27pg,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10g/L;
  2. 有明确的缺铁病因和临床表现;
  3. 血清(血浆)铁<10.7μmol/L,总铁结合力>64.4μmol/L;
  4. 转铁蛋白饱和度<15%;
  5. 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0.15;
  6. 游离原卟啉(free erythrocyte protoporphyrin,FEP)>0.9μmol/L 全血)或锌原卟啉(zinc protoporphyrin,ZPP)>0.96μmol/L 或游离原卟啉/血红蛋白>4.5μg/gHb;
  7. 血清铁蛋白(SF)<14μg/L;
  8. 铁剂治疗有效。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应强调病因诊断。只有明确病因,贫血才可能得到根治,有时缺铁的病因比贫血本身更为严重比如恶性肿瘤。

缺铁性贫血病因主要包括:

  1. 摄入不足或需求量增加:因此生长发育迅速的婴幼儿、学龄期儿童及青少年、妊娠期女性往往是发生缺铁性贫血的高危人群;
  2. 吸收不良:胃大部分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后,萎缩性胃炎,胃酸缺乏等可致铁吸收不良;
  3. 铁丢失过多:主要是慢性失血,如消化性溃疡、消化道肿瘤、钩虫病、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痔疮出血、月经过多、子宫肌瘤、反复发作的慢性血管内溶血(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是造成缺铁最常见的原因;
  4. 其他:细胞介导免疫缺陷,微量元素,含铁的酶和铁依赖的酶活性降低等。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8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