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循环是直接参与细胞、组织的物质、能量、信息传递的血液、淋巴液、组织液的流动。微循环包括细动脉、毛细血管和细静脉(统称微血管),还包括毛细淋巴管。

微循环的物质交换功能:机体和环境之间、器官之间的物质交换(如O2、CO2、单糖、多糖、氨基酸、蛋白质、脂肪酸)则是在实质细胞(如肺泡上皮细胞、肠上皮细胞、肝细胞等)和血液之间通过组织液进行交换,细胞的裂解产物和代谢产物进入初始淋巴管经由淋巴系统清除。

微循环的信息传递功能:机体内的各种信息,包括神经电信号、神经介质、激素、活性物质等在体内各系统、器官之间进行传递交换,以统一协调各种反应和活动。从微循环角度看,神经介质、激素、活性物质等都要经过微血管、组织间隙、细胞途径传递和交换,初始淋巴管也参与信息传递过程。

微循环的能量传递功能:器官之间、组织之间,能量主要以高能物质如三磷腺苷(ATP)和磷酸肌酸的形式,通过微血管、组织间隙与细胞进行能量传递。也有的器官(如心肌、肌肉等)细胞内线粒体可以产生三磷腺苷(ATP)供应自身的需要,肝脏是体内ATP的生产基地,通过血液供应全身需要。

微循环学是研究直接参与细胞、组织的物质、能量、信息传递的血液、淋巴液、组织液的流动规律、病理改变及其防治的一门学科。微循环学是介于生物力学与医学之间、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新兴边缘学科。微循环学的基础是生物力学和医学。血液在微血管中流动、淋巴液在淋巴管中流动都要服从生物力学、血液流变学的规律,同时又有自身的特点。对微循环的形态、结构的认识有赖于细胞学、组织学的理论和技术,微循环的功能研究离不开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微循环的代谢研究的基础是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微循环的病理改变和意义的分析离不开病理学和临床医学的理论技术。所以,微循环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

微循环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微循环学的研究主要涉及微循环传递媒介、传递通路、通路周围组织的变化以及微血管前后的血管改变,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在微血管内、初始淋巴管内的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流动的一般规律;微血管壁、微淋巴管壁的结构和功能;器官微循环的特点;炎症、水肿、出血、过敏、休克、肿瘤等基本病理过程的微循环改变规律;疾病、创伤时微循环的改变;微循环障碍的防治、疾病治疗中微循环的改变、改善微循环的药理;微循环在中医辨证、发掘和发展中医药中的作用;观测微循环仪器设备的研制等。

微循环学是临床基础学科中的一个小分支学科,既直接观测患者为临床服务,又需要进行基础研究为基础医学服务。微循环学科内部又可以分为微循环临床、微循环基础、微循环技术和血液流变四个部分。微循环改变是疾病病理生理过程中最基本的变化,临床微循环是利用微循环的理论与技术,直接观测患者,描述、分析和解释观察部位的微循环改变及其演变过程,从微循环障碍角度为临床疾病诊治服务的理论和技术。

组成微循环的微血管直径一般小于100μm,只有在这些微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内,才能进行物质交换,向组织细胞提供氧和营养物质、带走代谢废物。因此,微循环的基本功能是保证组织、细胞的物质交换,组成微循环的微血管直接参与脏器的组成、不同程度地参与脏器特殊功能的完成。微血管的形态根据所在脏器不同而有所不同。毛细血管是最细的连成网络的血管,其管径一般为5~15μm,管壁由内皮细胞、基底膜及外周细胞突起组成。细静脉的管径为15~50μm,由毛细血管汇集而成。细静脉一般和细动脉并行,管壁由内皮细胞、基底膜、一层不典型的平滑肌细胞组成。细动脉管径一般为并行细静脉的1/3~1/2,管壁由内皮细胞、基底膜、一层平滑肌细胞组成。脏器微血管的立体形态大致归纳为发夹型、树枝型、网囊型、丝球型、密网型和珊瑚型六种构型。一个脏器的微血管构型随脏器功能状态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微循环既是人体循环系统的最末梢部分,又是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中不存在没有血管的器官,也没有完全脱离器官实质细胞和间质的微血管。各种致病因素无不直接或间接影响和损伤微循环,所以微循环是人体最基本的生命活动现象之一。微循环不同程度地参与脏器特殊功能的完成。例如,肾脏微循环直接参与尿的生成和排泄:肾小球微血管的血液循环完成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肾曲管周围的微血管血液循环完成尿的吸收、浓缩以及代谢产物的分泌功能。所以,微血管是脏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微循环与脏器功能、代谢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6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