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苯丙胺( methamphetamine,MA)俗称冰毒。纯品是一种白色透明的不规则结晶,外形与冰相似,故被称为冰毒,有胶囊、粉剂、小块等多种形式,可抽吸、鼻吸、口服或注射。
为了强调苯丙胺的升血压作用,1919年日本化学家A·Ogata首次合成了甲基苯丙胺,主要用于治疗哮喘和鼻炎。不幸的是,随后的应用发现甲基苯丙胺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作用和依赖性比苯丙胺更强,给滥用者带来了更大的危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队曾给士兵服用冰毒以提高战斗力,冰毒于1940年在日本上市,1945年确定有大量的民众滥用成瘾,1951年日本对冰毒实行国内管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在炎热的北非沙漠也曾用甲基苯丙胺作为兴奋剂以增强士兵持久作战的能力。1960年代甲基苯丙胺和苯丙胺的静脉滥用已经成为美国公共社会的严重问题,1970年出台的《控制原料法案》对苯丙胺的生产加以严格管理,导致右苯丙胺( dexedrine)和其他苯丙胺类药品的使用下降。虽然药用合成的苯丙胺使用下降了,但是甲基苯丙胺的使用却明显增加。1971年甲基苯丙胺被列为国际管制。到1980年代后期,甲基苯丙胺的滥用出现上升趋势,并且出现可以烟雾形式吸入的、外观似水晶体的甲基苯丙胺制剂——冰。据1987年美国进行的一项对2900份就诊患者尿液毒理学检测调查发现,10%的尿样中甲基苯丙胺或苯丙胺检测阳性。日本在1993年对933名因药物依赖而就诊者进行统计,42%为甲基苯丙胺依赖者。日本在1994年所进行的一项入户调查表明,0. 8%的人曾使用过甲基苯丙胺。据美国报道,甲基苯丙胺滥用在同性恋和双性恋中较为普遍,通过性行为和共用注射针头使他们成为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高危人群。
在我国,甲基苯丙胺并非近年才出现。1951年,我国重庆市一家药厂生产抗疲劳素片,一些工人食用后感觉提神,随后在加班加点时服用。然而时间一长,均出现头晕眼花、神经衰弱等症状,影响健康、妨碍生产,后经化验得知“抗疲劳素”片的主要成分为甲基苯丙胺,卫生部当即责令停止生产,及时制止了该药的滥用。1962年,内蒙古、山西、河北等省、自治区的部分地方又出现一些群众吸食甲基苯丙胺成瘾的现象,他们将甲基苯丙胺放在锡纸上烫吸或直接用炭火点燃吸入其烟雾,当时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由卫生部会同公安部、中监委派出工作组到山西太原查处,停止生产该药,并将擅自安排生产该药的厂长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当地省、自治区政府的号令下,限制了甲基苯丙胺的烫吸,从而使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1990年代以来,我国重新出现了甲基苯丙胺的滥用且不断蔓延,甲基苯丙胺的地下加工厂不断出现,缉获量也在逐年增长。滥用人群主要是部分青年学生、运动员、演员,多为短期用药,以保持精神兴奋、精力充沛、提高效率,但随之出现疲乏及精神抑郁状态。调查显示,我国上海、北京、温州、广州等大城市、经济发达城市和沿海城市的滥用日趋严重。
2005~2013年在册吸毒人数中苯丙胺类吸食者的比例
据全国吸毒人员动态管控系统的数据,截至2013年底我国登记在册的苯丙胺类滥用人数为876 600人,占全库在册总数的35. 4%,仅次于海洛因的滥用人数,而2007年底的苯丙胺类在册人数为93 745人,占全库总数的9. 8%,5年时间人数增加782 855万,占全库总数的比例增加25. 6%。据2013年的数据,我国苯丙胺类兴奋剂的滥用品种主要为甲基苯丙胺,占现有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者的96. 7%,摇头丸占2. 4%,其他苯丙胺类(主要是苯丙胺)仅占1%。上表表为我国2005~2013年在册吸毒人数中苯丙胺类吸食者的比例,从下表可以看出,近8年来我国的苯丙胺类兴奋剂吸食者在大幅增加。下表为我国2008~2013年全库合成毒品人数滥用变化情况,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合成毒品滥用人数的增加主要为冰毒吸食者的增加,而其他合成毒品如氯胺酮、摇头丸、其他苯丙胺类吸食者是在逐年下降的。
2008~2013年全库合成毒品人数滥用变化情况
从2013年上半年查获的新发现吸毒人数来看,查获新发现苯丙胺类吸食人数为99 969人,占上半年新发现吸毒人数的66. 26%,其中甲基苯丙胺吸食者占99%。而2008年全年查获新发现苯丙胺类吸食人数为53 491人,占全年新发现吸毒总数的32. 74%,新发现苯丙胺类吸食人数同比增加37%,可惜当年的甲基苯丙胺与摇头丸是合并统计的。下表为我国2010~2013年6月新增吸毒人员合成毒品滥用情况,从该表可以看出,近几年以来我国新发现的吸毒人员中冰毒占绝大多数,K粉、摇头丸呈下降趋势,从2012年起其他苯丙胺类开始轻微上升。新发现吸毒人员的吸食品种是预测今后一个时期毒情变化的一个较为敏感的指标,需要得到重视。
2010~2013年6月新增吸毒人员合成毒品滥用情况
从2013年上半年查获的复吸入数来看,查获的复吸苯丙胺类人数为72 725人,占上半年查获复吸数的52. 48%,且滥用的品种主要为甲基苯丙胺,约占99%,占绝对多数,而2008年查获苯丙胺类复吸数为12 177人,占全年查获复吸总数的11. 73%,同比增加40. 75%。
以上数据表明,近几年来我国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的总体情况是甲基苯丙胺滥用人数、新发现的吸毒人员中甲基苯丙胺滥用者的比例都在快速增长,甲基苯丙胺成瘾者的复吸比例增加最快。
衡量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情况的一个比较可靠的数据是新发/复吸比例,2008年为4. 39,而2013年上半年为1. 37,显示我国的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情况正在逐渐好转,但情况还是不容乐观。
据联合国缉毒署( UNDCP)提供的数据,苯丙胺类兴奋剂(主要是甲基苯丙胺、苯丙胺和“摇头丸”)是世界上第二个使用最广泛的药物类别。苯丙胺类兴奋剂的市场正在扩大:缉获量和消费量均在增加,新的市场正在发展。
除摇头丸外的苯丙胺类兴奋剂的滥用在全球较为普遍,并且在多数地区均有增加。苯丙胺类毒品滥用人数的增长速度已远远高于海洛因、可卡因等传统毒品。2011年,全球年满15~64岁的人群中,估计有0. 7%的人也就是3380万人在以往一年使用了苯丙胺类兴奋剂,这一数字是20世纪80年代滥用此类毒品人数的14倍。苯丙胺类兴奋剂在北美洲和大洋洲的传统市场使用保持平稳,但在亚洲的发达经济体尤其是在东亚和东南亚的市场,使用有所增加。非洲也出现了一个新兴市场,这一估计已经为前体转移、缉获量和甲基苯丙胺的生产日益增多所证明,该地区苯丙胺类兴奋剂年度估计流行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在全球层面上,苯丙胺类兴奋剂的缉获量升至新高: 2011年为123吨,比2010年上涨66%,是2005年以来的一倍。甲基苯丙胺是苯丙胺类兴奋剂行业的支柱,占2011年苯丙胺类兴奋剂全球缉获量的71%,结晶体甲基苯丙胺的缉获量增加到8. 8吨,达到最近五年来的最高点,表明该物质的威胁已经迫在眉睫。2010年甲基苯丙胺缉获量比2008年的缉获量增加了一倍以上,部分原因是中美洲及东亚和东南亚的缉获量上升。2011年墨西哥所缉获的甲基苯丙胺数量最大,增加一倍多,在一年内从13吨增加到31吨,首次超过美国。甲基苯丙胺药丸是东亚和东南亚占主导地位的苯丙胺类兴奋剂,2011年缉获了1. 23亿颗药丸,与2010年相比( 1. 34亿颗药丸)下降了9%。
近年来甲基苯丙胺等苯丙胺类兴奋剂的全球性滥用特别是在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滥用地点已经从沿海城市蔓延至内地,并从城市蔓延到郊区、农村。滥用场所已从通宵舞会和夜总会等传统场所蔓延到大学校园和家庭聚会、网吧、宾馆等场所。滥用年龄已涉及各个年龄段,但滥用最多的仍然是青少年和青壮年,而且近年来在这些青年人中滥用人数迅速增加。其欣快作用可使人在未想到或不需要时产生性接触欲望,造成性乱行为,大大增加了HIV/AIDS和其他传染病传播的危险。
甲基苯丙胺的流行性滥用主要有以下原因:
- 甲基苯丙胺的化学合成简便,易于制造,且制造方法一经传播便易在各地出现地下加工场所;
- 甲基苯丙胺在全球各地的可获得性高,与可卡因相比价格低廉;
- 甲基苯丙胺一向以所谓软性毒品出现,可接受性强,被人误认为不如海洛因或可卡因那么剧毒,也不会贻害终身,便于境遇性滥用;
- 甲基苯丙胺作为兴奋性的精神活性物质,使用后在心理上使人感到信心十足、充满活力及体力暂时增强,同时又有厌食和减轻体重作用,易使人尤其是演艺人员、夜班工作者和长途汽车驾驶员接受;
- 甲基苯丙胺兴奋作用较持久,不像滥用可卡因那样出现忽起忽落的效果;
- 甲基苯丙胺的生物利用度高于可卡因;
- 甲基苯丙胺具备高挥发性、高亲脂性和受热稳定性,可由多种途径滥用,如吞服、注射、嗅或吸入;
- 存在促发甲基苯丙胺滥用流行的客观条件,如合法生产转化至非法渠道、现已存在着广泛滥用人群、滥用甲基苯丙胺知识与体验的传播、非经口成瘾者的日益增多;
- 非法制造甲基苯丙胺技术的扩散、地下工厂日益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