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可通过口服、鼻吸、口吸或静脉THC等途径摄入,以吸烟方式(抽吸)经肺吸入最为常见,约10%~35%的THC通过肺部吸收进入体内,吸入量的多少与抽吸的速度、抽吸的总时间、吸入的程度、吸入后屏气时间的长短及“大麻烟”的品种有关,平均吸入量为18%。大麻抽吸后起效极快,数秒钟即有感觉,最慢者数分钟出现效应。10~30分钟血药浓度达到高峰,1小时后血药浓度开始下降。精神及行为效应一般在一次抽吸大麻后持续2~4小时。抽吸大麻烟也存在“被动吸入”的情形,长期处于抽吸大麻烟的环境中,被动吸入者可有一定程度的中毒表现。曾有记录测得被动吸入者血中THC浓度为1 ~7μg/L,尿中四氢大麻酸( THC-COOH)浓度可达39μg/L。

除抽吸外,也可将大麻加入食物或饮料中,通过口服滥用,口服的吸收量仅相当于抽吸的1/3左右,约为6%~20%。口服起效较慢,短者30分钟起效,长者需2小时,其影响因素主要为食物的种类、构成以及食物中THC的含量,2~3小时药效达到高峰,作用维持4~6小时。口服大麻制剂后,Δ9-四氢大麻酚即被胃酸转化为与原药药理作用基本相同的11-羟-Δ9-四氢大麻酚。口服的效应与抽吸相似,但程度较轻,持续时间也长。

由于THC难溶于水,所以静脉注射者极少,此方式几乎只用于研究,静脉注射THC者,其血药浓度分布曲线与抽吸者近似。

THC极易溶于脂类,故易于通过细胞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各组织摄取THC的量主要受血流量的限制,肺及肾脏分布最早、最多。进入血液后的THC绝大部分与脂蛋白、白蛋白结合,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5%~99%,其中60%以上与脂蛋白结合,其余部分与血浆白蛋白结合,1%~3%呈游离状态。结合型THC与少量游离型THC经血液循环广泛分布于脑、脊髓、肝、胆、心、肺、脾、肾、肾上腺、胰、淋巴结、脂肪组织、子宫、胎儿、眼、头发等器官组织和血、尿、淋巴液、唾液、胆汁、汗液、乳汁、羊水、粪便等体液和排泄物中。THC的脂溶性较强,可在脂肪、脑和脊髓等组织器官中大量蓄积,长期吸食大麻时也可在头发中蓄积,故头发检测是判定是否吸食大麻的有效方法,吸食大麻者血、尿和胆汁中四氢大麻酸( THC-COOH)的含量较高。

肝脏是大麻活性成分的主要代谢器官,THC在肝微粒体酶( CYP2C9、CYP2C19和CYP3A4)的催化下发生羟基化和羧化,先生成活性代谢产物11-羟-Δ9-四氢大麻酚和8-羟-Δ9-四氢大麻酚,然后进一步代谢为非活性的四氢大麻酸( THC-COOH)和极少量的8,11-二羟-Δ9-四氢大麻酚,这些代谢产物很快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生成酯并排出体外,其中THC-COOH是THC在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

结合型与非结合型THC及代谢产物主要从肠道和肾脏排泄,也可从胆道、乳腺、唾液腺、汗腺和呼吸道等处排泄。粪便、尿、胆汁中THC及其代谢物含量较高,其次为乳汁、唾液、汗液等。给药途径、次数与给药期长短、耐受性等因素对THC及其代谢物的排泄速度有影响。无论给药途径如何,5天内从体内排出的THC代谢物总量均可达到80%~90%。排出的主要代谢物为11-羟-Δ9-四氢大麻酚和四氢大麻酸( THC-COOH)。从尿中排出的酸性代谢物至少有18种,含量最高的是四氢大麻酸( THC-COOH)的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占尿中总酸性代谢物的20%。在粪便中排出含量最高的是非结合型的代谢物11-羟-Δ9-四氢大麻酚。

THC的半衰期为1. 6~59小时,口服屈大麻酚为25~36小时。在长期成瘾者与正常人之间明显不同,长期成瘾者的半衰期可短于28小时,而正常人为56小时。排泄途径无明显差异,以粪便排泄为主,约33%~65%,尿中排泄约15%~30%。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7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