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是显示前列腺钙化的最佳方法,但CT在诊断前列腺疾患方面能提供的信息远少于MR,所以目前临床上一般使用MR显示、评价前列腺,不用CT。

普通MR显示前列腺在T1加权像上内腺及外周带均呈中等信号,各区无法区分。T2加权像能很好区分前列腺外周带和内腺,正常外周带呈较高均匀信号,内腺呈中等信号,中央带及移行区难以区分。近年来功能MR检查常用于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包括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和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PWI)以及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

MRS作为一种检测前列腺代谢水平的无创性方法用于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上,对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作用,是普通MRI在诊断前列腺癌的一个重要补充。枸橼酸盐(citrate,Cit)、胆碱复合物(choline,Cho)、肌酸(creatine,Cre)是前列腺MRS检查中最易观察到的代谢物及最有价值的指标,正常和增生的前列腺组织有分泌和浓缩Cit的能力,因此Cit含量较高,而前列腺癌组织分泌和浓缩Cit的能力减少或丧失,因此Cit含量减低。正常前列腺外周带含有较多的腺管,因此外周带Cit水平显著高于中央带(图2-2-29)。Cho与细胞膜的合成与降解有关,前列腺癌组织的细胞增殖速度快,细胞膜的合成与降解活跃,因此Cho较正常前列腺组织含量高。Cre的浓度在前列腺癌与正常前列腺组织中的含量无明显差异。但由于谱线上Cho峰与Cre峰距离较近,常不能完全分离,故二者常合并计算。目前比较不同个体前列腺代谢的差别通常用(Cho+Cre)/Cit的比值,当测量体内Cho升高和(或)Cit峰下降时则提示前列腺癌可能。前列腺MRI+MRS的应用显著地提高了前列腺癌的检出和定位的准确性,但当癌灶小时,其诊断能力有局限性。

示正常前列腺外周带MRS谱线:Cit峰高耸,Cho、Cre峰较低,两者不能完全分离

图2-2-29 示正常前列腺外周带MRS谱线:Cit峰高耸,Cho、Cre峰较低,两者不能完全分离

DWI-MRI可作为一种肿瘤影像学生物标记目前已达成共识。它可以探测活体组织内水分子热运动即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在微观层面探测水分子扩散运动是否受限,一定程度上可很好的弥补普通MRI检查的不足。因组织内水分子热运动的程度取决于其所处的细胞学微环境如组织的结构、组织内的细胞密度、细胞外间隙以及细胞膜的完整程度等;另外,组织内毛细血管灌注亦可影响水分子的扩散运动。当水分子扩散运动受限时,可在DWI图像上间接反应出来而表现为高信号,此弥散受限征象亦可用另一参数即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定量表示,弥散受限越明显,DWI图像上信号越高,而相应区域ADC图信号越低。肿瘤组织因细胞数目的增多、细胞密度及核浆比例的增大、细胞外间隙的减小使得水分子热运动明显受限,在DWI图像上表现为高信号,且无论低b值(如<100s/mm2)或高b值(如1000s/mm2)时均为高信号,相对应的ADC图为低信号。而细胞数目相对少、细胞外间隙相对较大的组织如炎症其内水分子扩散相对不受限或受限程度较轻,于DWI序列上表现为低b值时高信号,随b值增大,图像信号可明显减低;相应ADC图为高信号或稍高信号。因此DWI对肿瘤鉴别诊断价值较高。

DCE-MRI通过注射对比剂后显示多个不同时期病变强化情况,根据病变强化程度变化可在工作站绘制其强化曲线,如曲线表现为“速升速降”型、“缓慢上升”型等,一般认为典型的前列腺癌DCE-MRI曲线表现为“速升速降”型,良性病变多表现为“缓慢上升”型。除了对曲线形态进行评判外,还可对DCE-MRI进行半定量分析,通过比较组织的起始强化时间、达峰时间、最大信号强化等参数,可对病变的定性提供一定参考。

PWI反映的是组织毛细血管水平的血流灌注情况,可将其血流灌注情况绘制成灌注曲线,并根据曲线的形态对病变的性质进行判断,同时还可对灌注所得参数进行定量分析,如转运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体积百分数Ve及速率常数Kep,通过对上述参数的分析亦可对病变的定性提供帮助。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topic/15107271361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