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液质是一种多因素参与的代谢变化综合征,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病和终末期肾衰等。恶液质最常见于肿瘤患者之中。有超过一半的肿瘤患者合并恶液质,并且是20%以上肿瘤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依据肿瘤类型的不同,肿瘤患者的恶液质发生率存在差异,但总体发生率大于50%。目前,尽管恶液质的发生机制仍未十分明确,大多数人认为是涉及以下几方面:①由肿瘤促炎症细胞因子,如TNF-α、IL-1β、IL-6和干扰素-γ (interferon-γ,IFN-γ)介导的宿主炎症反应;②急性炎症反应诱发的蛋白代谢改变与脂肪动员;③神经内分泌通路介导的代谢亢进与分解代谢增强。

尽管某些恶性肿瘤更加容易并发恶液质,但是对于患同一类型肿瘤的不同患者,并非所有患者均发生恶液质,恶液质患者的严重程度也各不相同。这种差异的发生很可能是由于患者的基因型差异,而不是肿瘤的基因型差异。基于目前的认知水平,我们仍不能在某一特定队列中预测谁将合并恶液质。因此,有可能存在尚未被确认的恶液质促进基因型和抗恶液质基因型,与恶液质相关的基因型变异的了解有助于早期识别恶液质高风险人群,并进行早期预防性措施。

基因型对恶液质的作用十分复杂,目前推测很可能是多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易感性差异。

根据以往的相关研究与文献,可将与恶液质相关的候选基因分为以下几类(表2-1-1):

表2-1-1 恶液质相关的候选基因分类

恶液质相关的候选基因分类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4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