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selenium,Se)是人体和动物的必需微量元素。在体内含量约14~21mg,广泛分布于除脂肪组织以外的所有组织中。主要以含硒蛋白质形式存在。人体每日硒的需要量为50~200µg。硒在十二指肠吸收,入血后与α和β球蛋白结合,小部分与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VLDL)结合运输,主要随尿及汗液排泄。

硒在体内主要以硒代半胱氨酸(selenocysteine,SeCys)的形式存在于近30种蛋白质中。这些含硒代半胱氨酸的蛋白质称为硒蛋白。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磷脂过氧化氢谷胱甘肽氧化酶、硒蛋白-P、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和碘甲腺原氨酸脱碘酶等。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中每摩尔酶含有4mol硒,并且硒代半胱氨酸参与酶的催化中心。该酶在人体内起抗氧化作用,能催化GSH与胞液中的过氧化物反应,防止过氧化物对机体的损伤。磷脂过氧化氢谷胱甘肽氧化酶活力下降,线粒体不可逆地失去容积控制和收缩能力并最后破裂。缺硒所致肝坏死可能是过氧化物代谢受损的结果。磷脂过氧化氢谷胱甘肽氧化酶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不同,它存在于肝和心肌细胞线粒体内膜间隙中,作用是抗氧化、维持线粒体的完整、避免脂质过氧化物伤害。硒蛋白-P是血浆中的主要蛋白,是硒的转运蛋白,也是内皮系统的抗氧化剂,可表达于各种组织,如动脉内皮细胞和肝血窦内皮细胞。硫氧还蛋白还原酶调节细胞内氧化还原过程,刺激正常和肿瘤细胞的增殖,并参与DNA合成复制机制。此外,碘甲腺原氨酸脱碘酶也是一种含硒酶,分布于甲状腺、肝、肾和脑垂体中,能激活或去激活甲状腺激素,这是硒通过调节甲状腺激素水平来维持机体生长、发育与代谢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研究发现硒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如克山病、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大骨节病及碘缺乏病均与缺硒有关。硒还具有促进人体细胞内新陈代谢、核酸合成和抗体形成、抗血栓及抗衰老等多方面作用。但硒过多也会对人体产生毒性作用,如脱发、指甲脱落、周围性神经炎、生长迟缓及生育力降低等。

20世纪60年代后期首次提出了硒具有抗癌作用,因为硒水平与某些肿瘤发生风险呈负相关。自那时以来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硒确实发挥了肿瘤预防的作用,是肝癌、乳腺癌、皮肤癌、结肠癌、鼻咽癌及肺癌等的抑制剂。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提示硒预防癌症发生机制可能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通过硒蛋白的抗氧化作用、改变肿瘤的代谢、增强机体的免疫监督、调节细胞增殖和肿瘤细胞的侵袭和抑制肿瘤发生等。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4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