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素(inhibin)在卵巢主要由粒层细胞合成。抑制素有两种类型(A和B),两者的α亚基相同,而β亚基N端的氨基酸序列不同(βA和βB)。两者具有相似的生物活性,可选择性抑制FSH的释放。
男孩出生时的水平在男性成人范围(232~866U/L),2年后降至100U/L,女性出生时相当于成年女子卵泡期低水平,7个月后大多降至测不出的低水平。青春期随性成熟的发展,而逐渐升高。血中抑制素的浓度与卵巢局部的浓度相对应。在正常月经周期,抑制素的分泌呈周期性变化。血清抑制素A在卵泡期早至中期都处于较低的水平(12.8ng/L±0.8ng/ L),在晚卵泡期上升并与LH同时达到高峰(162ng/L±19ng/ L),排卵后迅速下降,于黄体中期再上升至高峰(171μg/ L±24μg/L),此后逐渐回落到基础水平。在黄体期,抑制素A 与FSH呈负相关。因而认为抑制素A参与引发黄体期FSH分泌增加,正是这一FSH分泌小峰对该期卵泡发育募集有重要作用。抑制素B与抑制素A不同的是在月经周期中前者只有一个分泌高峰(早、中卵泡期,113 ng/L±11ng/L),以后逐渐下降。在排卵后略有上升,以后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18ng/L±4ng/L),于黄体卵泡过渡期伴随FSH开始上升,在卵泡期FSH出现小峰后4天达最高值。抑制素B可能参与对晚卵泡期FSH的降调节作用,这时,FSH的下降对卵泡选择和非优势卵泡闭锁具有重要调节意义。
判断卵巢功能
卵泡早期抑制素B的水平随FSH升高而下降,卵巢储备功能不足者抑制素B的水平较卵巢储备功能正常者低,且与FSH相关。因而,有人建议用卵泡早期抑制素B作为预测卵巢储备功能及生育结局的指标,并认为抑制素B减少是氯米芬(克罗米芬)刺激试验的生理基础。卵巢储备功能正常者,月经周期第3天及第10天的抑制素B分别是94pg/ml±37pg/ml、239pg/ml±132pg/ml(双抗ELISA法)。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妇女第3天血清抑制素B降低而此时的FSH尚未升高,因而卵巢储备功能减低可通过第3天的血清抑制素B的测定来证实。抑制素B较FSH更能直接反映卵泡的储备功能。
协助病理妊娠及滋养细胞疾病诊断
妊娠期抑制素升高基本上和HCG升高相平行。病理妊娠如先兆子痫、多胎妊娠和异位妊娠时,抑制素高于正常妊娠;有宫内生长迟滞和胎盘滞留等妊娠并发症时,抑制素也常升高。妊娠期抑制素主要来源于胎盘滋养层细胞。因此,检测血抑制素对滋养细胞疾病、病理妊娠及胎盘功能有诊断及预测意义。葡萄胎者血抑制素升高,清除葡萄胎组织后,其血浓度下降且较HCG更敏感,故多用于对此类患者预后的评价。
筛查Down综合征
Down综合征孕妇血清抑制素升高,与妊娠期HCG水平相似,受累孕妇的抑制素升高与HCG相关。随着特异的抑制素A测定方法出现,证实Down综合征孕妇抑制素A明显升高。抑制素A是胎儿Down综合征在早中期妊娠母亲血清中的一种标志物。
筛查性腺肿瘤
多数资料证明,卵巢粒层细胞瘤患者血中抑制素浓度升高,手术切除肿瘤后,其浓度下降,而肿瘤复发时,血中浓度升高,且先于临床表现5~24个月;GnRH治疗有效的晚期粒层细胞瘤患者,血中抑制素浓度降低。因而,抑制素可作为粒层细胞瘤的标记物,用于肿瘤的诊断、化疗、手术效果及肿瘤复发的预测。患卵巢的其他肿瘤时,血抑制素也可升高,尤其对于临界性黏液性囊腺瘤,抑制素作为其标志物更为有意义。由于CA-125常在卵巢非黏液性囊腺瘤(卵巢乳头状腺瘤)中升高,因而广泛用于卵巢乳头状腺瘤的诊断指标,对黏液性肿瘤不敏感。因此,CA-125和抑制素具有互补性,两者联合测定可提高卵巢癌术前诊断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