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世纪后期人们了解到血糖的浓度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以来,便开始对血糖测定方法进行了不断研究,1908年斑氏(Benidict)首先建立了测定血糖方法,即斑氏法。通过不断地发展和改进,1920年出现了最有代表性的福林-吴氏(Folin-Wu)法,这是血糖测定的经典方法,连续沿用了近50年之久。但该方法最大的缺点是测出结果比血液的葡萄糖的真值高10%~15%,这是因为葡萄糖中醛基的还原性使试剂中二价铜还原成一价铜;由于血液中还含有大量非糖的还原性物质,如谷胱甘肽、尿酸等物质也参与反应,所以测定的结果还包括有非糖的还原性物质。

1959年Dultman提出用芳香胺与葡萄糖的缩合反应原理测定血糖,如邻甲苯胺法,该方法比福林-吴氏法的特异性还高,测定结果更准确,所以取代了特异性差的福林-吴氏法,但该法使用试剂中的邻甲苯胺具有毒性,冰醋酸有较强的刺激气味,对人和仪器都有影响,并不能在自动生化仪器上使用。

20世纪60年代,国外使用酶作为试剂测定血糖的方法有了迅速的发展,现已有己糖激酶法、葡萄糖氧化酶法,因为“酶法”具有专一性强,特异性高,结果准确,操作简单,便于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使用,而己糖激酶法是血糖测定的参考方法。在国内是80年代初开始使用葡萄糖氧化酶测定血糖,1984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提出葡萄糖氧化酶测定血糖的推荐方法。随后在全国得到了普遍的推广和应用。

近年来,固相化学技术的发展,也同样应用于血糖测定,如干板化学分析仪,就是采用了固相反应板条或试纸条。反应板条是有多层膜片组成,将反应所需的试剂和抗干扰剂固相在各层膜片上,只需将血液加到反应板条上,血细胞被隔在滤过膜上,血浆通过辅助层干扰物质将被清除,然后去除干扰物质的血浆再转移到反应区,进行反应,通过反射光比色,便得出结果。在国外早已运用此原理生产的小型血糖测定仪。由于体积小、使用方便,糖尿病患者在家里就可以操作,作为自身保护和治疗监测的参考指标。患者自己用酒精棉签消毒左手无名指指端,然后使该手拇指挤压,右手持消毒针头扎破消毒好的指端,挤出一点血(或按规定一定量)滴到反应板条上,按规定的时间进行比色,测定结果就会直接显示出来。患者不必到医院就可以随时知道自己血糖浓度的变化。目前,市场上数种该类血糖测定仪,在使用前,对其准确性应予校正。

血糖测定的血样通常从静脉采取,其采集和保存对血糖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在没有要求特限时间采集时一般应在早晨空腹取血。血液离开身体后,一些酶的作用及某些物质代谢并没有完全停止,如没有及时分离血清进行测定,血糖结果则降低;尤其是在夏天,室温较高,一小时后没有分离血清进行测定,随后每超过一小时血糖浓度就下降10%左右。所以,要求血样采集后应及时送检。如果不能及时送检,可用氟化钠做防腐剂。由于临床需要,也有从末梢毛细血管(耳、手指)取血的;但动脉和静脉中血液的糖浓度是有差别的,因动脉血液通过组织后,一部分糖被组织利用,然后通过静脉回到心脏。静脉血液糖浓度要比动脉血低,应该注意餐后从末梢毛细血管血的糖含量的偏高约10%。所以判断测定结果是否正确,是否可比时,对血标本的来源和采集也应考虑。

综上所述,可将自19世纪末人们开始了解血糖浓度与糖尿病之间关系以来,血糖测定的方法经历了不断地改进与发展。正是由于血糖测定方法的建立和改进使得人们对糖尿病诊断有了明确的指标,使其应用越来越广泛,使人们对血糖水平与糖尿病并发症之间的联系有了深刻的认识,从而产生了控制血糖的强化治疗方案。也正是今天血糖测定的便捷才使得有效血糖监测的方法仍在不断的完善,对血糖这一指标的体现可从即时一点或数点的即时观察(空腹,餐后)到一段时间的较长期观察(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从连续静脉监测向无创伤方向发展。相信随着血糖测定方法的发展,这一经典指标将带给我们更多的关于体内代谢的信息,使糖尿病诊治有更精确更有效的前景。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6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