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生机制:糖尿病导致的肝损害主要是脂肪肝,这主要与糖尿病时出现的脂代谢紊乱有关。1型糖尿病存在胰岛素缺乏,而胰岛素缺乏时,出现脂代谢紊乱,脂肪分解代谢增强,血脂升高,加速脂肪酸在肝内氧化,肝脏脂肪负荷加重;2型糖尿病常存在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它们是糖尿病所致脂肪性肝病的始动因素,该型糖尿病患者常同时伴有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这与脂肪肝也存在一定关系,据报道,约90%以上肥胖型糖尿病存在脂肪肝。

二、病理表现:组织学表现主要是肝细胞脂肪变性,其脂肪沉积首先发生于小叶中央区即肝腺泡的3区,以后弥漫分布,化学染色体示主要为中性脂肪沉积。部分患者肝组织呈现局灶萎缩,重者肝细胞出现坏死,并有单核细胞浸润。小叶周边带肝细胞糖原丰富,中央区肝细胞糖原减少。

三、临床表现:多为隐匿性起病,因此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常在体检或高血压、胆石症、冠心病等其他疾病就诊时发现。大多数患者无自觉症状,少数患者会感到腹部不适、右上腹隐痛、乏力、尿黄等,体检时可有肝脏轻微肿大、质韧、可有叩击痛,约有4%的患者有脾大,8%的患者有蜘蛛痣及门静脉高压的体征。脂肪肝的临床表现与肝脏脂肪浸润的程度呈正比。肝功能检查可以出现ALT升高。出现脂肪肝时,B超提示肝脏回声增强。

四、诊断:在糖尿病基础上出现肝病相关症状,肝功能异常,除外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酒精性肝病及全胃肠外营养等可以导致脂肪肝的特定疾病,方可诊断该病。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6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