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氏现象:心脏传导系统中任何部位的传导速度逐搏减慢,直至出现传导中断现象,称为文氏现象或文氏型阻滞(又称为二度Ⅰ型阻滞)。若传导速度逐搏加快,直至出现传导中断现象,则称为反向文氏现象(又称为逆文氏现象)。

文氏周期:指先后两次窦性或异位激动脱漏后的第1个搏动之间的距离称为文氏周期。根据文氏周期的长短,可推算出窦性或异位激动的基本周期,即文氏周期长度÷(文氏周期内PP间期数+1)或文氏周期长度÷文氏周期内P波的个数。

发生机制:文氏现象的本质是递减性传导,系心脏传导系统某部位的有效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轻、中度延长所致,一般以相对不应期延长为主。

常见原因

  • 传导组织因缺血、炎症等病理性因素或由药物、电解质紊乱等因素影响。
  • 因心率增快或受迷走神经兴奋影Ⅱ向而造成的生理性文氏现象。

发生部位

可发生在窦房交接区、心房、房室交接区(含双径路、希氏束)、束支、分支、浦肯野纤维与心室肌、房室旁道、异一肌交接区及早搏的折返径路内,但以房室交接区内文氏现象最为常见(约占80%),其次为窦房交接区内文氏现象。文氏现象可存在于顺向传导过程中,也可存在于逆向传导过程中,偶可在双向传导过程中同时出现。

分类

文氏现象有多种分类方法,可根据阻滞部位、表现形式、传导速度、传导方向及临床意义等分类。

  • 根据阻滞部位:有窦房文氏现象、心房内文氏现象、房室交接区文氏现象(含双径路、希氏束)、束支内文氏现象、分支内文氏现象、浦肯野纤维与心室肌内文氏现象、房室旁道内文氏现象、异-肌交接区外出文氏现象及早搏的折返径路内文氏现象等9种类型。
  • 根据心电图表现形式:有典型文氏现象和不典型文氏现象2种类型,以后者为多见。一般传导比例>5:4者,多呈不典型文氏现象。
  • 根据传导速度:有正向文氏现象(传导速度逐搏减慢,即通常所说的文氏现象)和反向文氏现象(传导速度逐搏加快)2种类型,以前者为多见。
  • 根据传导方向:有前向性(顺向性)文氏现象、逆向性文氏现象和双向性文氏现象3种类型。
  • 根据临床意义:有病理性文氏现象和生理性文氏现象2种类型。这2种类型主要依据心率快慢及激动出现的时相进行区别。若心率>150次/min或激动出现在收缩中、晚期(即落在ST段、T波上)时所出现的文氏现象,多为生理性文氏现象;若心率<150次/min或激动出现在舒张期(即落在T波以后的部位)时所出现的文氏现象,则为病理性文氏现象。
  • 根据阻滞部位多少:有双重性、多重性文氏现象及交替性文氏周期(又有A型、B型之分)3种类型。
  • 束支、分支内文氏现象可分为直接显示型、不完全隐匿型、完全隐匿型文氏现象3种类型。

临床意义

由于文氏现象本身代表了中等程度的传导阻滞,多由器质性心脏病、药物、电解质紊乱或迷走神经张力过高等因素引起,故判断文氏现象的临床意义,除紧密结合临床外,还要注意其发生部位、出现时间、基础心率、持续时间等。一般来讲,文氏现象发生在白天、传导系统的多个部位、基础心率较慢、持续时间较长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若发生在夜间、基础心率较快者,多由生理性文氏
现象所致,一般无临床价值;若发生在异一肌交接区及早搏的折返径路内,则有利于减少或消除异位激动的发放。

大多数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的病变部位发生在房室结内,其预后较好;少数患者则发生在希氏束及束支内,易发展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安装人工起搏器的指征。一部分不典型的房室文氏现象,可能是房室结内双径路传导所致。窦房文氏现象若能排除药物影响,则可能是早期病窦综合征的表现。束支、分支内文氏现象,则是出现固定性或永久性束支、分支阻滞的前兆。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heart/ecg/lcecg/xlsc/wenshi/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