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常传导又称为超常期传导,是指心肌细胞受到抑制时所出现反常的传导改善现象。所谓“超常”,仅指受到抑制的传导组织其传导改善程度比所预料的要好,而不是比正常的心脏传导更好。多见于房室交接区、束支及分支内。

超常传导的发生条件

  • 逸搏激动逆传至房室交接区产生超常传导期。
  • 室上性激动(窦性、房性激动)正好于超常期传至房窒交接区。

发生机制:Spear等指出阈电位随着心动周期的变化而变化。细胞除极后阈电位最高,第3相时迅速下降,第4相时恢复到舒张期水平。在浦肯野纤维中,阈电位在第3相末下降得特别快,造成膜电位与阈电位之间的差值反而小于第4相,此时引起激动所需要的刺激强度小于第3、4相,造成超常应激性,出现超常传导。

超常传导类型

  • 第1超常期传导:即2相超常期或绝对不应期中的超常期,位于ST段与T波顶峰之间。
  • 第2超常期传导:即3相超常期或相对不应期中超常期传导,位于T波下降肢与U波之间。
  • 第3超常期传导:即4相超常期或应激期中的超常期传导,位于T波后0.28s附近。

心电图特征

  • 高度~几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室上性激动在心动周期的某一短暂时间内(2、3、4相超常期)能夺获心窒,但较早或较迟的室上性激动均被阻滞,不能下传心室。4.jpg ▲ 法洛四联症术后出现室柑陛窦性心律不齐、右心房肥大、提示不完全性左心房内传导阻滞、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交接区3相超常期传导(R3、R7)、3相性左前分支阻滞、房室交接性逸搏心律、QT间期延长。
  • 超常期下传的激动,其RP间期与PR间期不呈反比关系的矛盾现象,即RP间期短,其PR间期亦短;反之,RP间期长,其PR间期亦长。
  • 逸搏激动后出现的窦性夺获可呈长P-R间期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冠心病、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MⅦ导联显示几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交接陛逸搏心律、提示2相超常期传导伴极长PR间期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0.92s)
(心电图)Ⅱ导联连续记录,显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交接性逸搏心律、房室交接区3相超常期传导伴长PR间期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0.40-0.46s)(心电图)
  • 完全性束支阻滞(三度束支阻滞)时,室上性激动在心动周期的某一短暂时间内(2、3、4相超常期)夺获心窒时,其QRS波形正常或接近正常,但较早或较迟的室上性激动均呈完全性束支阻滞图形。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heart/ecg/lcecg/xlsc/yiwai/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