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然人到社会人

从自然人到社会人就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

什么是社会化?

宝宝呱呱坠地,对周围一切都没有认识,从某种意义说,他还不是真正的“人”,仅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而社会化及其过程就肩负起重大使命,使得个体完成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

自然人,又称生物人,一般指刚刚出生的新生儿,他们对社会一无所知,不具备人的社会属性,只有自然的生理性动机及需要,只会对身体内部的变化发生反应,如,饿了就哭,吃饱了就感到愉快。他们尚未形成个性心理品质,但先天气质特点在起着一定的作用,如,有的新生儿安静,有的新生儿非常急躁,动不动就哭闹。此时,社会的法律、道德、规范对他们没有任何的约束作用。

社会人,个体掌握了一定社会的道德与文化,学会了该社会的道德规范与道德行为,形成了独立的人格,产生了自我意识,最终成长为社会化的人。社会人的形成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产生社会互动,在社会情境中学会社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自然人发展到社会人,必须要经过社会化的过程,否则就无法适应社会生活。

教育具有促进人的社会化的功能

从社会学的意义上来说,教育尽管不可能承担全部的社会化任务,却具有促进人的社会化的功能。培养孩子是社会、学校与家庭的共同责任,如何把孩子由“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共同责任。

人的社会化过程贯穿于学生整个青少年阶段,也就是受教育阶段。这一阶段,学生主要在校园和家庭中度过。家庭养育“自然人”,当然也承担培养“社会人”的任务,学校教育主要是在塑造“社会人”。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学校、家庭当以引导学生做人为最大责任,摒弃和消除社会功利主义和浮躁情绪,让孩子能够全面和谐地发展。

学校教育的责任是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祖国所需要的人。全面发展学生的才能,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发展,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由于学生总是要走上社会的,因此,应当把孩子培养成在社会上能够自强、自立的人,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人。教师的责任是让学生学会做人,这比知识与能力的习得更为重要。因此,学校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爱,更要让学生享受到爱,还要让学生学会去爱,让学生做到爱学习、爱老师、爱同学,这比教会知识更重要。

在对待子女(学生)的教育上,教师和家长都是责无旁贷的教育者,教育者的责任是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是社会的有用人才加以培养,为他们成长、成材铺平有希望的道路。

3.建立健康的自我概念

有没有健康的自我概念也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1)什么是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self-concept),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自我概念是一个有机的认知机构,由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等组成,贯穿整个经验和行动,并把个体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定习惯、能力、思想、观点等组织起来。

(2)自我概念的构成

自我概念是由反映评价、社会比较和自我感觉三部分构成:

1)反映评价 反映评价就是个人从他人那里得到的有关自己的信息,而且受到他人评价的影响。如果得到了肯定的评价,个人就会有一个良好的自我概念。如果这种评价是否定的,个人的自我概念就可能感到很糟糕。例如,老师对一个学生说:“你行,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好学生。”这位学生听了以后一定会以好好学习作为回应;如果老师说:“你以后可能不会有什么发展。”这位学生可能对此就消极起来,心想:反正自己不行,懒惰一点也无所谓。

2)社会比较 在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往往与他人比较来确定衡量自己的标准,这就是在作社会比较。例如,考完试,发下试卷,你会问一下同桌是多少分数,自己排多少名;走到工作岗位上,你和同事比,别人的收入比自己的高或低;生活中,你会和邻居、朋友比,人家比自己有钱,比自己生活得好;当自己有了孩子,就比自己的孩子好还是别人的孩子好。无论什么人从出生到长大,从家庭到社会,从学习到工作,个体都离不开在社会比较中发展和充实自我概念。在这个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比较对象和标准对于自我概念的形成很重要。总进行一些不切实际的比较很容易对自我概念产生不良影响。

3)自我感觉 在年少时,对自己的认识大多数来自于人们对你的反应。然而,在生活的某一时刻,你开始用你自己的方式来看待自己,这种看待自己的方式被称为自我感觉。如果从成功的经历中获得自信,自我感觉就会变得更好,自我概念就会改进。

(3)建立健康的自我概念

健康的自我概念是从小开始建立的。自我概念较低的学生,通常表现出对生活不满意,感到空虚、痛苦,前途渺茫,对自己不自信,做什么事情都没有激情。这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还会对人际交往、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帮助学生养成积极良好的自我概念,对于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学习中,对生活充满热情,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青少年处于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时期,在生理上进入青春期发育的同时,在心理上开始进入“心理断乳期”,其心理发展集中而迅速地表现出许多特殊的变化。在这一时期,他们不仅有生理、心理、智力等方面的重大发展,在社会关系上,也呈现出全新的人际交往模式。青少年阶段发展最迅猛的社会性需要是受人尊重的需要、友谊的需要和交往的需要,他们开始疏远成人而热衷于同伴交往,对同伴倾注了越来越多的感情,青少年越来越容易接受同伴的影响,也更加重视自己在同伴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萌生了与异性交往的强烈欲望,男女生之间的接触显著增加。

因此,建立健康的自我概念实际上就是如何正确地看待自己,如何正确地看待别人;养成积极向上、乐观自信、担当负责、豁达大度的品格。

人际关系及建立与发展

人际关系的概念和特点

(1)人际关系的概念

对人际关系的学术性认识,社会学与心理学不完全一致,却也有相互联系的地方。

社会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可以认为,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认知,因而产生的吸引或排斥,合作或竞争,领导或服从等关系。因此,人际关系是社会人群中因交往而构成的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充要条件,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当然没有人际关系,但是没有人际关系,人类社会的存在也是空话。人际关系可以给人带来痛苦,也可以带来幸福。促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就会给人带来幸福。人际关系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个体均有其独特之思想、背景、态度、个性、行为模式及价值观,然而人际关系对每个人的情绪、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对组织气氛、组织沟通、组织运作、组织效率及个人与组织之关系均有极大的影响。

(2)人际关系特点

1)个体性 在人际关系中,角色退居到次要地位,而对方是不是自己所喜欢或愿意亲近的人成为主要问题。

2)直接性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个体可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没有直接的接触和交往不会产生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一经建立,一定会被人们直接体验到。

3)情感性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间的情感活动。情感因素是人际关系的主要成分。人际间的情感倾向有两类:一类是使彼此接近和相互吸引的情感;另一类是使人们互相排斥分离的情感。人们在心理上的距离趋近,个体会感到心情舒畅,若有矛盾和冲突,则会感到孤立和抑郁。

人际关系的作用

建立了稳定而密切入际关系通常对个人有以下方面的积极作用。

(1)使人幸福感更强。研究表明,结婚的人或有朋友的人,他们生活得更幸福些。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使人心理疾病比较少。心理健康心理上的疾病往往由紧张所引起。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和高度的自我尊重可减少或防止心理紧张所造成的心理伤害。

(3)有利于身体康复。亲密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身体健康,尤其是在手术后的康复阶段更需要人们多关心,所以,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有适度的人来探望的病人比没有人探望的病人更有满足感,身体也相对恢复得快。

(4)促进事业发展。一个好汉三个帮,人的事业的发展得益于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比如,朋友的激励、支持和帮助等。

总之,人的许多需要都是在人际交往中得到满足的。如果人际关系不顺利,就意味着心理需要被剥夺,或满足需要的愿望受挫,因而会产生孤立无援或被社会抛弃的感觉;反之则会因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人际关系类型

可以把人际关系分为以下八种类型:

(1)主从性:这种关系的特点是:一方处于支配地位,另一方处于从属地位。这是人际关系类型中最基本的一种,几乎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有主从性因素。

(2)合作型:这种关系的特点是:双方有共同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彼此能互相配合和容忍对方。

(3)竞争型:这种关系的特点是:双方为实现各自目标常常竭尽全力竞争,因而充满活力。但如果竞争时间过长,又使人感到筋疲力尽。

(4)主从-竞争型:这是一种混合型的人际关系。双方在相处中,有时是主从型、有时是竞争型的人际关系,这种变换使双方难以适应,往往无所适从。这是难以相处的人际关系。

(5)主从-合作型:这是一种互补与对称的混合型人际关系,双方在其中能和谐共处。如果其中合作因素超过主从因素,则关系更为融洽。

(6)竞争-合作型:双方在这种人际关系中,时而竞争,时而合作。为维持这种类型的人际关系,双方需要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避免交往过频。

(7)主从-合作-竞争型:这种混合型的人际关系兼有三者的特点,矛盾较多,双方易于陷入困境。

(8)无规则型:这种人际关系较为少见。其特点是:双方关系毫无规则,不清楚要做什么。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4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