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861年,德国生理学家Ludwig就发现,唾液的分泌不是由单纯的过滤作用所产生的,而是一种主动的分泌过程。然而,真正理解唾液分泌机制是在大约100年之后。1954年,Thaysen等首次提出假设,认为刚从唾液腺分泌终端分泌出来的初始唾液的电解质成分与血浆的电解质组成相似。这种假设在十几年之后才被证实。1966年,Martinez等首次应用显微穿刺技术将微管插到分泌终端的腔内收集初始唾液,测定其电解质成分,结果证实Thaysen假设是正确的。同年,Young等和Mangos等也分别报道了类似结果。此后,众多的研究证明,初始唾液是等渗有时甚至是轻微高渗的溶液,含有高浓度的Na+和Cl-,而K+ 和HCO3-则很低。当唾液流经导管系统时,导管上皮细胞的离子转运体系使唾液的电解质成分发生重大改变,Na+和Cl-浓度明显减低,K+和HCO3-浓度明显增高(表3-12)。在整个唾液分泌过程中,分泌终端细胞的分泌及导管细胞的修饰作用均为复杂的离子转运过程,有许多离子转运蛋白参与,并受到数种细胞内信号传递系统的调节。

表3-12 初始唾液和终末唾液的电解质成分比较

初始唾液和终末唾液的电解质成分比较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4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