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2013年版的 《血液病细胞-分子遗传学检测中国专家共识(2013年版)》中规定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结果描述规范: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是核型分析的有力补充,其结果也必须遵循国际人类细胞遗传学命名系统(International System for Human Cytogenetic Nomenclature,ISCN)进行规范化描述,在描述染色体显带分析结果的同时,用 “ish”表示中期分裂象的荧光原位杂交分析结果,同时必须注明探针所在的染色体区带位置;用 “nuc ish”表示间期细胞的荧光原位杂交分析结果,信号数目用 “×”表示。染色体物质的扩增和缺失分别用 “+”和 “-”表示,融合信号用 “con”表示。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性染色体嵌合性检测结果描述规则为:受者克隆描述在前,以 “//”间隔,供者克隆描述在后。如:

  1. 中期分裂象:46,XX.ish del(22)(q11.2q11.2)(D22S75)的结果解读: 女性正常核型,用D22S75位点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证实存在染色体22q11.2位点的微缺失;
  2. 间期细胞核:nuc ish(D13S319×0)[100/400]结果解读:用D13S319位点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在400个间期细胞核中发现有100个间期细胞存在D13S319位点的双等位缺失;
  3. 对1例伴有t(9;22)(q34;q11)染色体易位形成BCR-ABL 融合基因的荧光原位杂交结果的描述如下: 中期分裂象: 46,XY,t(9;22)(q34;q11)[20].ish t(9;22)(ABL+,BCR+;ABL+,BCR+)[20]结果解读: 男性核型伴 t(9;22)(q34;q11), 用 BCR 和ABL双色双融合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20个分裂象中均可见t(9;22)产生的两条衍生染色体de r(9)和 de r(22)上各有1个ABL和1个BCR杂交信号。间期细胞核:nucish(ABL×3),(BCR×3),(ABL con BCR×2)[400]结果解读:用BCR和ABL双色双融合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400个间期细胞核中,均可见3个ABL杂交信号、3个BCR杂交信号,其中2对ABL和BCR信号发生融合;
  4. 植后性染色体嵌合性检测果:nucish(DXZ1×2)[50]/(DXZ1,DYZ3)×1[350]结果解读:用X和Y染色体着丝粒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400个间期细胞核中,存在50个来源于受者的XX克隆,350个来源于供者的XY克隆。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8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