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瘤(somatostatinoma,SSoma)是胰岛δ细胞所形成的肿瘤,肿瘤释放大量的SS,引起糖尿病、胆结石、消化不良、脂肪泻、贫血和体重下降等临床表现。患者起病年龄27~84岁,多见于50岁以上者。发病无性别差异。本病于1977年首次报道,属于罕见的胰腺内分泌肿瘤。

沙样瘤小体是生长抑素瘤的特异病理表现

SS瘤主要发生于胰腺,其次为十二指肠;偶见于胆囊管、空肠、直肠和肺等部位。胰腺中,发生于头部者占60%~65%,尾部占25%,体部少见。偶见δ细胞弥漫性增生。此瘤基本为恶性,呈圆形,边界较清楚,瘤细胞呈索状或团状排列,形态多不规则。>2cm者常伴肝和附近淋巴结转移,有时可转移至骨、皮肤、肾、卵巢、肾上腺、甲状腺和脑等部位。

肿瘤组织主要含SS细胞。分泌颗粒的特征有助于鉴别诊断。免疫电镜下,δ细胞膜浅染,内含生长抑素;免疫荧光检测生长抑素呈阳性反应。沙样瘤小体(psammoma bodies)是细胞质成分自我吞噬所致,含有钙磷灰石(calcium apatite)结晶,为球形层状结石。此小体多见于十二指肠SS瘤,但亦见于正常组织(如脑膜及脉络膜)、卵巢瘤、甲状腺瘤及脑膜瘤。胰腺内SS瘤不含沙样瘤小体,在胃肠胰类癌中很少含有沙样瘤小体,提示沙样瘤小体可作为十二指肠SS瘤的标志物。

生长抑素瘤作为1型神经纤维瘤病/MEN-1/Merkel细胞癌的表现之一

1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患者常伴有异位胰腺和十二指肠SS瘤,在SS瘤的瘤体中央可见胰腺导管。偶尔,来源于神经嵴的Merkel细胞癌可分泌SS,由于SS瘤可见于MEN-1综合征,因而MEN-1亦可有Merkel细胞癌表现。此外,Von Hippel-Lindau病亦可伴有SS瘤。

大量生长抑素抑制多种肽类激素释放

在胰岛中,生长抑素由δ细胞分泌,δ细胞占正常人及大鼠胰岛细胞的10%左右。生长抑素对机体多种内分泌激素、外分泌腺功能、胃泌素、胃动素、抑胃肽、VIP、胆囊收缩素(CCK)及肠高糖素的分泌均有抑制作用。SS不仅能抑制或减缓胃排空,而且还能抑制胃酸、胃蛋白酶和胰酶的分泌以及木糖的吸收和胆囊的收缩,进而影响胃肠道的吸收功能。故SS瘤又称为抑制综合征(inhibitory syndrome)。SS瘤与其他神经内分泌肿瘤比较,前者的临床表现轻,很少伴有MEN-1或多病灶,但沙样瘤小体的发生率高(主要见于伴Von Recklinghausen病者)。偶尔,SS瘤可分泌大量的降钙素(可达5550pg/ml,为正常值的150倍),称为降钙素分泌性SS瘤(calcitonin-producing pancreatic somatostatinoma)。如分泌其他激素出现类癌瘤症状则称为类癌性SS瘤(carcinoid somatostatinoma)。肿瘤组织中SS含量显著增高。正常胰腺中SS含量为30~640pg/ml,本病为1.2~5μg/ml。

抑制胃/肠平滑肌收缩

SS抑制胆囊收缩素(CCK)的释放,导致胆囊收缩能力下降,胆汁在胆囊中淤积,易发生胆结石。

抑制胃酸/胰液/胆汁/小肠液分泌

SS抑制胰外分泌腺的分泌,使消化酶分泌减少,又因五肽胃泌素、组胺及饮食对刺激盐酸的释放受抑,出现消化不良和脂肪泻。因抑制了糖、氨基酸和脂肪的吸收,抑制小肠吸收水、电解质和营养物质(葡萄糖、氨基酸和三酰甘油),并可引起消化不良的症状,如嗳气和腹胀等。抑制唾液腺分泌引起口干。十二指肠来源的SS瘤主要发生于乳头部位或乳头周围,主要表现为梗阻症状:腹痛、黄疸和胆石症。而十二指肠SS瘤与von Recklinghausen病有一定关联。von Recklinghausen病性神经纤维瘤患者有腹痛,尤其是有淤胆症状、血胆红素升高或出现胃肠出血时要想到伴有类癌瘤可能。

糖代谢紊乱

SS抑制生长激素的释放,故生长抑素瘤患者对胰岛素的需要量减少,易出现低血糖表现;另一方面,因SS抑制胰岛素的释放,故也可出现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因SS同时也抑制胰高血糖素的释放,故无严重的高血糖及血酮过高,而仅呈轻度糖尿病或糖耐量减低;偶尔发生酮症酸中毒。

根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确定生长抑素瘤诊断

有消化不良、轻度糖尿病和胆石症“三联症”,结合血基础SS显著增高,伴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和OGTT减低,并且在B超、CT、腹部选择性血管造影、超声内镜或SS受体显像法等特殊检查中发现肿瘤,可确定SS瘤的诊断。

  1. 基础检查SS抑制肾脏红细胞生成素的释放,故可伴有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胰泌素试验示胰液分泌量、重碳酸盐及消化酶均下降
  2. 血浆SS正常值为5~25pmol/L,本病显著增高,但血SS水平与肿瘤大小无关,肿瘤很小者的血SS可显著(100倍以上)升高
  3. 五肽胃泌素-钙试验(静注钙和五肽胃泌素500μg/ kg)于注射前和注后2、4、6、10、15、30和45分钟后抽血测SS,SS峰比基础值增高2~12倍为阳性反应。部分患者可有高钙血症和血浆PTH升高(MEN-1型)
  4. 影像检查胃镜/B超/CT腹腔动脉造影/生长抑素类似物闪烁扫描有助于肿瘤定位。十二指肠镜可发现十二指肠降部肿瘤。X线钡餐造影可发现十二指肠降部充盈缺损。B超检查时呈低回声,可发现胰部肿块及肝转移灶。CT增强后,肿瘤大多有明显的变化。腹腔动脉造影可发现肿瘤及肝转移灶。放射性SS类似物闪烁扫描术有助于肿瘤定位。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4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