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drug-induced extrapyramidal syndrome;
同义名:医源性锥体外系综合征。

人体锥体外系是运动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调节肌张力,肌肉的协调运动与平衡。药源性锥体外系不良反应,为药物导致纹状体-黑质通路中多巴胺减少或多巴胺受体阻滞所致。如帕金森综合征、急性肌张力障碍、迟发性运动障碍、静坐不能等,多为应用抗精神失常药物所致,但某些应用予心血管疾病方面的药物,如利血平、苯妥英钠及氯丙嗪等也可产生本征。

溯源与发展

20世纪40年代以青霉素为代表的多种抗生素研制成功与广泛应用,出现过敏性休克、第8对脑神经损害、肾损害和骨髓抑制等;60年代后肾上腺皮质激素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药源性疾病又进一步发展扩大。20世纪特别是60年代的“反应停”事件,即在欧洲发生了8000多例畸形婴儿的“药害”灾难;70年代心得宁上市4年左右,发现它能引起奇特而严重的“眼-黏膜-皮肤”综合征,有的患者失明,有的因腹膜纤维化导致肠梗阻而死亡。以上两起突出事件引起极大的震惊,人们对药源性疾病的严重性有进一步的认识和警惕。药源性锥体外系综合征就是药源性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是药源性疾病之一。

发病机制

该类药物为纹状体苍白球内多巴胺拮抗剂,在锥体外系纹状体苍白球内多巴胺和乙酰胆碱是一对拮抗剂。前者对纹状体苍白球内神经细胞起抑制作用,后者则兴奋作用,二者处于动态平衡,上述药物导致多巴胺含量减少或多巴胺受体被阻滞时,则乙酰胆碱的功能相对趋于优势,即临床出现锥体外系反应。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涉及不同年龄人群,其中以儿童为多见,这可能与其肝肾功能及血脑屏障尚不健全,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对各种刺激调节反应差且反应不稳定有关,致使药物在体内蓄积,直接或间接影响黑质-纹状体或-和下橄榄核、齿状核内的神经递质,使多巴胺和乙酰胆碱平衡失调,从而发生药源性锥体外系综合征。可引起锥体外系综合征的药物有吗丁啉,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氯氮平、安定、三环类抗抑郁药、碳酸锂,奎宁抗高血压药如利血平、甲基多巴、钙离子拮抗剂,西比灵,非那根,诺氟沙星,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止吐药如胃复安,镇静催眠药如苯巴比妥类,抗菌药物如头孢类等。

临床表现

患者服药前无锥体外系征,服药后几周或更长时间出现症状并进行性加重,停药后逐渐消失,重复用药后又出现;或原有帕金森病服用这些药物后症状加重,停药后好转。药源性锥体外系综合征的发生与给药剂量、疗程和个体因素有关,主要表现:

  • 帕金森综合征,可见肌张力升高、面容呆板、动作迟缓、肌肉震颤和流涎等;
  • 静坐不能,可见坐立不安、反复徘徊;
  • 急性肌张力障碍,是小儿药源性锥体外系反应的最常见症状,多发生于用药后1-5天,可见舌、面、颈及背部肌肉痉挛,致强迫性张口、伸舌、斜颈、呼吸运动障碍及吞咽困难,上述症状出现时多不伴意识障碍;
  • 迟发性运动困难。对于上述临床表现,一般采用中枢性胆碱受体阻滞药即可缓解。

治疗及预后

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用药剂量。避免此类药物的联合应用。切忌长期持续用药,确需较长时间用药者,应严格限制用量。如利血平临床使用减少,但不少复合制剂中含有利血平,虽量小,若长期限用也可引起抑郁和锥体外系综合征。

一旦出现症状,应立即停药,停药后多饮水,轻症患者勿需特殊处理或静脉补充液体以促排泄,口服6h之内者予以清水洗胃,数日后临床症状自行消失。重症者可应用抗胆碱药阿托品、山莨菪碱(654-2),一般3天内症状缓解,若症状持续存在可加服安坦。停药后如需继续用药,应减小剂量。不主张用抗胆碱能药物来预防,因可能诱发迟发性运动障碍。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heart/zhz/huode/yao/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