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是血液病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占急性白血病和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死亡原因的第一位,已成为严重影响血液病疗效及生存期的一大问题。血液病患者为什么容易合并感染?这主要是血液病患者存在感染的易感因素。

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及抗菌力减低

1.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白血病、淋巴瘤等恶性血液病,本身由于异常克隆增殖,使正常粒细胞造血功能受抑,以及细胞毒药物治疗,而导致中性粒细胞数量更进一步减少,是患者合并感染的首要因素。60%~70%的感染与粒细胞数量减少有关。当中性粒细胞数<1. 0×109/L时感染发生频率增加,<0. 5× 109/L时重症感染增多,<0. 1×109/L时更易发生致死性感染。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愈长,感染的威胁也愈大。中性粒细胞<0. 1×109/L时,持续3周以上,引起感染的频率达100%。

2.中性粒细胞抗菌力减低:成熟中性粒细胞通过趋化、吞噬及杀死三个功能来抵抗微生物侵入。趋化和吞噬功能需要有趋化因子和调理素的作用。一些趋化因子和调理素是由免疫球蛋白或补体组成的,中性粒细胞表面有免疫球蛋白或补体的受体。当血液病患者接受细胞毒药物治疗时,易损伤中性粒细胞表面受体,从而使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吞噬功能减弱,抗菌活性减低。也是导致感染的重要因素。

免疫功能缺陷

强烈化疗和免疫抑制治疗可加重患者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缺陷。表现为淋巴细胞转化率下降;巨噬细胞、NK细胞活性下降;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水平均降低;引起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等。这些均可导致对丝裂原及抗原反应减弱。若接受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则可进一步加重细胞免疫缺陷,而易发生细菌、真菌及病毒感染。

菌群失调

正常人体内不同菌种相互依存和制约,组成恒定的菌群。严重疾病时体内菌群成自然改变。大剂量青霉素可抑制肠道链球菌、葡萄球菌及乳酸杆菌,而使革兰阴性(G-)菌及真菌繁殖。广谱抗生素抑制革兰阳性(G+)及一般G-菌,而使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菌及真菌繁殖。

化疗药物造成屏障受损

细胞毒药物易导致口腔、消化道及呼吸道黏膜的生理屏障受损,引起口腔炎、舌炎、咽炎、食管炎以及呼吸道黏膜纤毛功能受损,原有的致病菌通过上述创面引起局部或全身的感染。

其他

医源性感染,由于血管穿刺,肌内注射,膀胱内导管留置,骨髓穿刺和活检等所引起的局部损伤而诱发感染。由于血小板减少、白血病细胞在全身各部位广泛浸润,使局部组织出血,增加细菌滋生机会,导致感染。而感染发热又使出血加重,形成感染、出血的恶性循环。此外,营养状况下降也易诱发感染。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2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