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水化合物代谢病

碳水化合物代谢性疾病的种类众多,糖尿病是其典型代表。除糖尿病外,其他碳水化合物代谢性疾病有继发性糖尿病、遗传性胰岛素不敏感综合征、低血糖症、肥胖症、代谢综合征、糖原贮积症、半乳糖血症、黏多糖贮积症、果糖不耐受和碳水化合物中间代谢缺陷综合征等。

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引起的一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胰岛素缺乏和胰岛素作用障碍单独或同时引起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水和电解质等的代谢紊乱。临床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其急性并发症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状态和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可并发多种慢性并发症,导致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甚至致残或致死。

全世界的糖尿病患病率迅速增加,发展中国家尤为明显,糖尿病已经成为临床上的主要内分泌代谢病。除少数继发性糖尿病、部分妊娠糖尿病及1型/2型早期糖尿病外,本病一般为终生性疾病,任何病因学类型的糖尿病通常要经过几个临床阶段(高血糖前期、高血糖期和慢性并发期),每个患者可按顺序从一个阶段进入另外一个阶段,但在某些阶段也可逆转。因此,糖尿病治疗的目的是长期全面地控制高血糖和其他代谢紊乱,如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和高凝状态等,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防止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的治疗必须是长期的和综合性的。但是,特殊患者群应执行灵活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权衡治疗获益(benefits)和治疗风险(risks),治疗方案应该是有效的和可行的。根据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糖尿病组提出的建议,无糖尿病并发症和严重伴发疾病的非老年(<65岁患者一般将HbA1c控制于<6.5%;年轻、病程短、治疗后无低血糖和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或单用生活方式治疗者HbA1c<6%;口服药不达标加用或改用胰岛素者HbA1c<7%;伴有心血管病(CVD)或CVD极高危患者的HbA1c≤7.5%;老年(≥65岁)和预期生存期>15年者HbA1c≤7%;合并其他疾病,预期生存期5~15年者HbA1c<8%;特殊情况甚至放宽至HbA1c<9%。低血糖高危人群不应超过9%。糖尿病患者计划妊娠时<6.5%,用胰岛素治疗者<7%才宜妊娠;妊娠期间<6%。餐前、睡前及夜间的毛细血管血糖不超过5.4mmol/L,餐后峰值不超过7.1mmol/L。妊娠糖尿病餐前5.0~5.5mmol/L,餐后1小时<7.8mmol/L或2小时<6.7~7.1mmol/L。血糖控制必须安全、可行、科学,坚持个体化原则。同时,血糖之外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也十分重要。内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为7.8~10mmol/L,一般不必将血糖降至6.1mmol/L以下。非危重住院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者)推荐的餐前血糖为7.8mmol/L,随机血糖为10mmol/L以下。

肥胖和代谢综合征

许多资料发现,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2型糖尿病、中心性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低高密度胆固醇血症和痛风等)加速增龄性认知功能下降、血管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的发展,这种情况可称为代谢-认知综合征(metabolic-cognitive syndrome)。代谢综合征与认知功能障碍的联系因子很多,其中β-淀粉样肽(β-amyloid peptide)代谢异常和tau蛋白的高磷酸化状态可能起了关键作用。

免疫代谢病学(immunometabolism)是专门研究免疫与代谢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疾病的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研究的主要层面在组织病理学上两者的联系。例如,肥胖的突出病理生理改变是慢性低度炎症,并进而引起一系列的肥胖并发症,在病变的进展过程中,慢性炎症和免疫系统起了重要作用,研究其发生机制,对肥胖相关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肥胖的治疗必须是综合性的,首先要重视生活方式与摄食行为干预,增加体力活动和能量消耗,体能训练还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运动耐量。运动与饮食治疗相结合,体重减轻更明显;如果可能,用极低热卡饮食再加上活动可达到更佳效果。

药物仅起到辅助作用,依赖减肥药物的做法是不妥的。西布曲明抑制食欲并增加产热,但可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因而,美国FDA建议对西布曲明的说明书提出黑框警告(black box warning),我国亦于2010年宣布西布曲明退市。奥利司特抑制脂肪吸收,与低脂饮食配合,体重减轻更多。不良反应主要是由于脂肪吸收不良所引起,有稀便、便急和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其他药物,如二甲双胍、二硝基酚(dinitrophenol)、甲状腺粉片、麻黄碱和黄嘌呤等有一定的减肥作用,但不良反应多,长期治疗的最终收益未明。肥胖者通常通过增加运动量和减少饮食来减轻体重,但运动量较大时,能量消耗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消耗也增加;膳食摄入量减少时,虽然减少了能量摄入,但同时减少了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加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程度。儿童肥胖、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肥胖、肥胖卧床者和肥胖T2DM的治疗具有特殊性,应分别进行个体化处理。近年,对糖尿病伴严重肥胖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获得了良好的疗效,但手术治疗的并发症较多,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

脂质代谢病

饮食和生活习惯所致的脂质代谢性疾病相当常见,脂质代谢紊乱与高血压、肥胖、冠心病和代谢综合征的关系密切,重型肥胖与血脂谱异常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严重社会问题。由于脂肪代谢酶缺陷所致的家族性脂蛋白异常症、原发性高密度脂蛋白代谢异常、Gaucher病、脂肪酸氧化酶缺陷综合征、溶酶体脂质贮积病和过氧化物酶体病虽然少见,但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深重的。

大量的流行病学及临床实验研究表明,生活方式可通过多种环节影响血脂水平。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无需任何经济方面的花费,而且具有肯定的降脂效果。但是,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还需要加用降脂药物防治。临床应用较多的主要是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降脂药)和纤维酸衍生物类(苯氧芳酸类或贝特类,fibrates)药物。

糖尿病血脂异常的特殊性在于出现小而密LDL,胆固醇逆转运障碍,载脂蛋白糖化与脂蛋白氧化,其典型血脂谱是高甘油三酯血症伴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其中氧化型的LDL更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远高于其他情况相似的非糖尿病患者。因此,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治疗目标较一般人群更严格,而不能满足于将血脂谱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蛋白质与氨基酸代谢病

此类疾病包括多种,蛋白质代谢性疾病主要有蛋白-热能营养不良症(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PEM)、系统性淀粉样蛋白变性和枫糖尿症;氨基酸代谢性疾病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苯丙酮尿症、同型胱氨酸尿症、Hartnup病、酪氨酸血症、戊二酸血症和遗传性高氨血症等。

蛋白-热能营养不良症

是一种以机体组织不断消耗、免疫功能低下、器官萎缩和生长发育停滞为特征的多营养素缺乏综合征,而蛋白质-能量消耗(protein-energy wasting,PEW)综合征是PEM的一种特殊类型。PEM分为以能量供应不足为主的消瘦型(kwashiorkor)、以蛋白质供应不足为主的浮肿型(marasmus)和介于两者之间的混合型(mixed PEM)。营养不良症(malnutrition)是一种含糊而笼统的营养概念,临床上一般根据患者的实际体重与理想体重之差进行判断。由于病程和临床类型不同,有时诊断比较困难,因而常常出现PEM诊断不足和诊断过度的两种倾向。

氨基酸代谢性疾病

均是遗传性代谢病,多数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虽然这些疾病的诊断依据深入到了分子水平,但临床治疗仍相当困难。较有效的措施之一是避免摄入相关的氨基酸,可是在蛋白质的摄入过程中,人们无法完全避免之,主要依赖于专门的特殊氨基酸制剂的供应。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4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