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用性骨质疏松重点在于预防。应采取以运动锻炼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恢复所需时间可能比原来制动时间长,有些因制动时间过长难以恢复。适当补充钙剂和VD可延缓骨丢失和骨折的发生,对骨的转换率和无机盐平衡也有帮助。补充蛋白质、改善营养状况。

卧床者保持头立位姿势并多翻身

长期卧床或特别头低位卧床时存在体液向躯体上部和头部转移,可导致面部水肿、鼻塞、体液容量增加,肌酐排泄减少,下肢体液容量降低,上下肢端骨骼和肌肉发生失用性萎缩。因此,卧床患者应尽可能在床上坐起,保持头立位姿势(除非睡觉),避免体液向头部转移,同时多翻身,对脊髓损伤患者建议每隔2小时翻身一次,避免压疮发生。

体力运动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

肌肉收缩活动产生对骨的应力,负重对骨的机械压力可刺激骨的形成,骨的产生不仅与负重有关,而且骨构塑与生理范围内负荷水平及应变率有关,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的应力及每日的重复也能加强骨代谢,许多研究已表明一定强度的锻炼可增强年轻人的骨密度,对年老人也可改善或防止其降低。长期卧床休息或缺乏重力将使骨矿含量减少,而运动员或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者骨量增加。

运动治疗骨质疏松原理包括:

  1. 力学刺激导致细胞活动方式改变并增加营养和代谢转运。同时使成、破骨细胞间产生钙流并伴随前列腺素、生长因子等流动,对成、破骨细胞产生刺激作用,促进骨形成,抑制骨溶解。
  2. 使胶原和羟磷灰石等有机质和无机盐按1∶1比例构骨,促进骨形成。
  3. 使骨内血流量增加,使成骨细胞活性升高,促骨形成,保持了骨内局部环境中性,抑制骨内钙溶解。
  4. 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影响机体钙平衡。
  5. 有助于患者精神状态和食饮改善;增加营养物质如蛋白、钙、磷及VD等摄入。
  6. 进行户外活动还可接受充足阳光,促进胆固醇转变为VD,使钙吸收增加,减少钙丢失。
  7. 运动增加对维持关节及软组织活动性,促进骨骼肌循环、预防并发症非常重要。

运动治疗主要包括:

  1. 根据造成肢体不活动的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2. 对长期卧床患者只要病情允许就要尽早进行运动治疗。可根据病情积极进行床上四肢和躯干的主被动功能锻炼,肢体瘫痪患者,伤肢无自主活动能力,可进行被动活动。
  3. 应循序渐进,运动量逐渐增加,运动范围从小到大。
  4. 不需要固定的肢体和关节要尽早活动训练,对于须采用石膏等外固定措施的患者,应将制动时间尽可能缩短,亦可酌情将石膏改用小夹板,以缩小固定范围,活动邻近关节。即使在制动期间也可进行伤肢的一些肌肉锻炼,凡不增加骨折端应力活动的肌肉收缩都是有利的。
  5. 主动运动为主,被动运动为辅,对瘫痪或麻痹的肢体进行被动运动训练。被动运动包括按摩、关节被动活动、挛缩或粘连肌肉(腱)牵长运动、僵硬关节的手法疗法及采用肢体持续被动运动器械等,可在特制的斜床上练习站负重,至少每天1小时以上。
  6. 注意力量适当。禁止暴力,避免间接损伤及骨折的发生,当进行负重站立行走时一定要小心,避免跌伤造成骨折。
  7. 避免关节软骨损伤和关节炎加重,必要者应采用等长肌肉收缩。

物理疗法促进骨康复

物理疗法除加强功能锻炼外,还可应用电疗、水疗、磁疗、温热疗法、生物反馈等物理疗法,可促进肢体软组织和骨骼的血液循环,增强肌力和新骨合成,有利于解除肌痉挛,缓解疼痛,采用电刺激可增加骨转换率。电刺激适用于肌力为0/5和1/5级患者。通过电刺激使被动肌收缩,促进成骨细胞活性,抑制骨吸收,恢复骨质疏松患者BMD。对于电刺激应掌握好刺激频率,选择的频率应使患者无不适感或疼痛。同时,应了解高频刺激和低频刺激骨骼肌能量代谢差异。

根据发病机制选用药物治疗

  1. 二膦酸盐:对降低失用性骨质疏松和制动所致的高血钙有一定作用。在脊髓损伤急性期,静脉内注射pamidronate抑制骨吸收标志物增加和随之发生的BMD降低。依替膦酸钠对偏瘫患者骨代谢影响研究发现,依替膦酸钠可增加血清1,25-(OH)2D、PTH和血清骨钙素,降低血ICTP和血离子钙。
  2. 降钙素:常用鲑鱼降钙素,隔日肌肉注射50~100U,防止小梁骨丢失及减轻疼痛。可与二膦酸盐合用,以增加疗效,但近来Thomas研究报道,外固定胫骨的雌性Welsh山羊,给予鲑鱼降钙素每月3次,共12周,结果未显示减少骨质丢失的作用。
  3. 雷奈酸锶:雷奈酸锶(strontium ranelate)可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具有一定效果。
  4. 其他药物:骨质疏松补充各种类型的钙剂对失用性骨质疏松的预防均有一定作用。氟对成骨细胞有兴奋作用,这与前述的二膦酸盐和降钙素具有抑制破骨细胞作用有所不同,最先使用的是氟化钠,发现其与钙剂具有相同的效果,使椎体骨折率降低。但对失用性骨质疏松的长期疗效有待观察。

此外,还可配合生长激素及中草药治疗。祖国医学认为失用性骨质疏松属“肾痿”范畴,其病理主要是脾肾亏虚,不能生髓养骨所致。因此,在辨证施治原则指导下,以补肾壮骨为主,辅以健脾益气之法,如左归丸或右归丸加减等。临床实践证明,疗效可靠。此外,在骨量开始减少时作为预防性用药,对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就有裨益。(莫朝晖)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4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