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遗传性高磷酸酶症(hereditary hyperphosphatasia)、幼年Paget骨病(juvenile Paget disease)、慢性高磷酸酶骨病(chronic osteopathy with hyperphosphatasia)或高磷酸酶性骨膨大症。本病首先由Bakwin和Elger(1956年)报道,目前已有数十例报道,患儿因骨构塑异常而导致严重骨畸形。其特点是血清特发性ALP增高。血清ALP增高的原因未明。遗传性高磷酸酶症伴精神发育迟钝综合征(hyperphosphatasia mental retardation,HPMR syndrome)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患者的精神障碍和面部有特征性表现,血清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目前证明,至少与编码GPI-锚的生物合成途径的因子(a member of the GPI-anchor biosynthesis pathway)突变相关。

骨形成和骨吸收均显著增强,代谢转换率明显升高。Cundy认为与OPG功能异常(OPG基因失活性突变)有关。受累者身材矮小,头大,管状骨呈弥漫性肥厚弯曲而易骨折,患者活动严重受限。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或显性遗传,表型不均一,即使在同一家庭,受累程度也不一致,好发于婴幼儿和儿童期,患者多早年夭折。至此,文献所报道的患者年龄最大者为38岁。病理检查发现骨细胞所产生的骨基质和胶原均过多,原始交织骨不能转化为成熟的板层骨,同时伴有皮质骨(致密骨)的分层钙化及皮肤色素沉着。

如在婴幼儿发病,则表现为侏儒,智力基本不受影响,学步晚,步态蹒跚或行走困难,逐渐出现下肢进行性弯曲畸形并易骨折,可伴乳牙过早脱落。发病晚者,身材可稍矮小。青少年发病者,肢体亦较短小,易骨折,长骨(特别是下肢骨)弯曲畸形。伴有颅底骨肥厚硬化者,可表现为头颅增大及面小,并可出现脑神经受累症状,如视、听觉障碍和血管病变(血压升高,脑血管意外等)。临床转归主要与骨畸形和骨折有关,颅底骨肥厚硬化可并发视力下降和听觉障碍。

颅板(主要是外板)增厚并软化,与板障的界限消失,并可见斑点状骨硬化,颅底骨致密硬化(枕骨、额骨)。鼻旁窦未气化、气化不良或窦腔闭塞。脊柱可见斑片状骨硬化或显著的骨质疏松。表现为椎体变扁或呈双凹变形,脊柱常呈弓形后突弯曲。有时椎间隙可增宽。肋骨增宽而骨质疏松,但常伴斑点状骨硬化,肋间隙变窄。由于骨量减少或骨质软化而致骶骨下沉,骨盆口变扁、变小,以及髋臼内陷或髋内翻畸形。在生长发育期,由于骨膜新骨不断形成和皮质的钙化分层,致使骨干增粗。股骨呈弓形向外侧弯曲,胫骨则向前弯曲,两侧对称;同时有骨构塑不良,并可见斑片状或长条状骨硬化。发病晚者的皮质骨增厚,髓腔变窄,但骨质变脆,易骨折,骨干粗而弯曲。掌骨呈棒状增粗,皮质增厚而致密。指骨亦有类似改变,仅末节改变较轻微。

根据起病年龄小,有骨痛、学步晚、身材矮小、颅骨和四肢长骨畸形伴骨折,X线表现为全身普遍性骨皮质增厚,管状骨弥漫性肥厚弯曲,骨干粗短弯曲,血ALP和尿羟脯氨酸显著升高,血酸性磷酸酶、尿酸增高等诊断可以成立,但应排除膨大性骨性高磷酸酶症(expansile skeletal hyperphosphatasia,ESH)、Paget骨病、进行性骨干发育异常(Engelmann病)、骨内膜增生症、VD依赖性佝偻病Ⅰ型等可能。

近年应用羟乙磷酸钠或帕米磷酸钠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使用时间在5周以上,血ALP可下降40%~70%,尿羟脯氨酸可下降至正常水平,而无明显的不良反应。降钙素除对于骨折造成的骨痛有明显止痛作用外,还可改善骨病变,缓解病情。(廖利珍)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4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