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应除去可能致病的因素及积极抢救重症患者。在治疗中,应注意其他电解质、酸碱失衡及心、肾功能。在血容量减少,周围循环衰竭、休克致肾功能障碍时,除非有严重心律失常或呼吸麻痹等紧急情况,应待补充血容量、排尿达到30~40ml/h后,继续观察6小时,给予补钾。一般尿量达500ml/d以上可予以补钾。

鼓励进食并根据病情补钾

缺钾较重与不能口服或出现严重心律失常、神经肌肉症状者,可静脉补钾。绝对禁止氯化钾静脉推注,应溶于等渗盐水或5%葡萄糖液内静脉滴注,且补液速度一般每小时不超过1g氯化钾,稀释至30~40mmol/L。严重者每小时可补2g,快速补钾应在心电图监护下进行。钾盐对血管有刺激性,可引起疼痛,一般每500ml液体中可加氯化钾1.0~1.5g。补钾量视缺钾严重程度而定,较重时可每天补氯化钾6~8g(约80~100mmol)。严重缺钾总量可达800~1000mmol或更多,在肾功能良好的情况下,用量多者补钾达240mmol/d或更多。但补钾不能操之过急,在控制症状后,可逐步补给,常需1周或更长时间才能得到纠正。因为缺钾主要是细胞内缺乏,正常人细胞外液总钾量仅50~70mmol(3.5~5.5mmol/L),而细胞内钾含量为3000mmol,故有时需连续补钾数日,血钾才能升到正常范围。还有研究发现经雾化吸入补钾也可达到静脉补钾的效果,且能及时缓解呼吸肌麻痹。

在正常情况下,需15小时后才能使钾达到细胞内、外平衡,而在细胞功能不全如缺氧、酸中毒、Na+/K+-ATP酶缺陷、细胞酶失活时,钾的平衡时间显著延长,约需1周或更长时间。若此时此种患者过多过快补钾,导致血钾迅速上升,引起高血钾或高钾性心律失常,甚至造成死亡,特别是心力衰竭、重症肝病等患者。因此,除非在严重缺钾时,如严重心律失常、肠麻痹、呼吸肌麻痹,通常补钾都采取缓慢静脉滴注的方法。快速补钾,即使是对严重钾不足的患者,也有一定危险性。通常输入超过80mmol/h即可引起高钾血症的心电图变化或发生完全性传导阻滞。另外,也有当甲亢周期性瘫痪时血清钾过低致呼吸肌麻痹,在静脉补钾的同时,胃肠外给予大剂量普萘洛尔促进细胞内钾离子外移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的成功治疗经验报道。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须作连续动态心电图监护。低钾血症患者如静脉滴注葡萄糖加胰岛素或碳酸氢钠,可加重低钾血症,因而非必要时不宜采用,必须应用时,应同时补钾。

长期用利尿剂如噻嗪类治疗高血压者,需注意低钾血症的发生,必要时适当补钾,但长期补钾也有发生高血钾的可能,需定期观察。因小肠经常处于高钾状态可引起小肠狭窄、出血、梗阻等并发症,氯化钾肠溶片不宜长期使用。

Graves病合并低钾血症麻痹应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同时补充钾剂。甲亢好转后,低钾血症麻痹亦常缓解至发作停止。

精氨酸纠正低氯低钾性碱中毒

对“顽固性”不易纠正的低钾血症者,应考虑合并低血镁,应同时测定血镁或进行试验性治疗,同时补充镁剂。有研究发现,噻嗪类利尿剂所致的低钾血症,经较低剂量的钾镁合剂治疗即可纠正其低钾血症并维持血镁浓度正常。有报告7例消化系疾病并发低镁、低钾血症出现抽搐,单纯补钾和钙不能纠正,补镁后则得到纠正。高血钙伴低钾血症者应除去高血钙原因及排钙,但应用排钙利尿剂及糖皮质激素时,应注意此类药物会加重失钾。对有潴钠、水肿或肾源性失钾者,可用保钾、利钠、利尿剂如螺内酯、氨苯蝶啶。周期性瘫痪患者多无全身总体钾丢失,补钾有明确疗效。在纠正酸中毒及脱水后,由于细胞外的钾移入细胞内,也能加重缺钾,应作好相应防治。(冯琼 韩秀云)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4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