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肢体缺血的患者虽有间歇性跛行,但在休息时无症状,用多普勒测量肢体节段性血压也可正常或临界值。因而不能确诊,这些患者只有通过负荷试验即运动或反应性充血试验,才能确诊。另一方面,有些患者虽有间歇性跛行的症状,如负荷试验为阴性,则可排除肢体缺血的诊断并考虑其他原因引起的症状。常用的负荷试验方法有两种。

平板运动试验(treadmill test)

试验原理:正常肢体动脉血流的阻力是由远端血管床即终末动脉、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床所组成。而肢体动脉有狭窄的血流阻力,则是由近端动脉狭窄和侧支循环的阻力,加上远端血管床的阻力所组成。休息时,正常肢体与患肢的肌肉、皮肤和骨骼基础代谢所需要的血流大致相同,另外,在患肢由于近端动脉狭窄而引起的远端血管代偿性扩张可使血流增加,因而能与正常肢体的血流相接近。但动脉狭窄可造成紊流丧失动能,故使远端血压下降。

运动使基础代谢的需要增加,引起肌肉内的小动脉广泛扩张而增加血流量,正常肢体血流量的增加可超过休息时的5倍,但在患肢由于动脉狭窄使血流量增加减少,不能满足肌肉运动时代谢增加的需要,因此出现间歇性跛行的症状。另外,运动可引起血流速度加快,当快速血流通过狭窄的动脉时使血压下降加剧,即使踝的收缩压下降增加。其下降的程度和恢复的时间直接与动脉狭窄的程度成正比。走步也是下肢负荷试验最常用的方法,但任何能引起明显肢体肌肉血管扩张的方法,均可作为本试验的替代方法。

检查方法

平板运动应尽量与检查床接近,以方便患者运动后及时回到床上复查。一般使用平板运动仪的速度为1km/h,坡度为12%,如患者体弱其速度可改为0. 5km/h。患者先在检查床上仰卧休息15分钟,然后测量上肢的血压和踝压均选择压力高者作为观察指标。如足背与胫后动脉的压力相等,则用胫后动脉作指标,因为胫后动脉容易寻找和操作方便。在运动开始前,上肢和踝部的血压带均应取下,以方便在平板上行走。患者行走时不要出现症状后立即停止,应鼓励其尽量多走,或走完5分钟。如有心脏病,可在运动时用心电图监测,行走时应注意步态的正确与否,患者如被迫停止行走,可能由于呼吸功能不足或间歇性跛行应加以区别。如运动中有心绞痛发作或心电图改变,要立即停止。运动停止后要尽快帮助患者回到检查床上,重复测量双测踝压和血压,前4分钟每隔30秒重复测量1次,以后每隔1分钟测量1次,直到10分钟,如未10分钟踝压已恢复到运动前水平则停止测量。

结果解释

有三项指标可供判断试验的结果:①运动持续时间;②踝压指数(踝压/血压)下降的程度;③踝压恢复运动前水平所需的时间。正常人完成行走5分钟没有困难,也不产生踝压指数下降。有中度间歇性跛行的患者虽也能完成行走5分钟,但踝压指数有明显的下降,踝压恢复时间在10分钟以内,重度的间歇跛行则常不能完成行走5分钟,除踝压指数也有明显下降外,踝压恢复时间也大于10分钟。有严重的下肢缺血时,踝压指数恢复时间可长达20~30分钟。

反应性充血试验(reactive hyperemia)

是负荷试验的另一种方法。

试验原理:用血压带在肢体的近端阻断动脉血流后,远端肢体由于缺血而产生局部酸中毒、缺氧和小动脉扩张,远端血管床阻力减低。阻力减低的程度与缺血的时间长短有关。本试验的优点是不需特殊的仪器设备,不能行走的患者可在床上进行,但缺点是阻断血流后肢体缺血可引起疼痛。

检查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先测量上肢血压和踝部的收缩压并将血压带留在踝部。然后用一宽带的股部血压带缠绕在股中部,将下肢抬高45°排空下肢的静脉血,将股部血压带充气使压力高于上肢收缩压6. 7kPa(50mmHg),然后将下肢放平。注意保持压力不变,如有漏气则应及时补气。阻断5分钟后放气,前4分钟每隔30秒重复测量踝压1次,以后每隔1分钟测量1次,直至10分钟停止。如未到10分钟踝压已恢复到试验前水平,亦应停止测量。

结果解释:主要观察踝压下降的程度和踝压恢复所需的时间。与运动试验不同,在正常肢体股部血压带放气后,踝压也有暂时的轻度下降,但很快即恢复。有中度和重度间歇性跛行的肢体,踝压均有明显的下降,踝压恢复也较慢。但与运动试验相比,反应性充血试验的踝压下降的程度相近似,而踝压恢复的时间则较快。正常肢体踝压指数下降应>0. 8,股部血压带放气后1分钟内踝压指数应恢复到原来的90%,如肢体有轻度间歇性跛行,在第1分钟内应恢复到80%~90%,如恢复较慢则说明病变较重。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6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