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端肥大症患者常常伴有糖代谢异常。继发性糖尿病的发生率为9%~23%,糖耐量减退(IGT)的发生率可达35%~50%。目前GH对糖代谢的影响了解尚不深入,主要认为是GH对抗胰岛素的作用,与其竞争同一受体,使胰岛素分泌增加而葡萄糖的转运和利用受阻。胰岛素抵抗也是主要原因,产生胰岛素抵抗的机制可能与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受损、对葡萄糖的代谢缺陷及肝糖输出增加有关。另外有报道,胰岛素受体及受体后缺陷也是糖代谢异常的原因之一。高GH血症促使胰岛β细胞功能亢进,代偿性分泌胰岛素,当GH的升血糖作用与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平衡时,糖耐量正常,前者作用大于后者时出现IGT,当长期持续的高GH血症引起的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失代偿时,出现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决定了肢端肥大症患者的糖耐量状态,也是决定患者是否并发糖代谢紊乱的原因之一。肢端肥大症患者糖代谢的异常不但与年龄和IGF-1的水平有关,还与高GH血症的持续时间、胰岛素抵抗的程度及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的程度有关。因此,早期诊断、合理治疗肢端肥大症可以降低继发性糖尿病的发生。

肢端肥大症患者的糖尿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与2型糖尿病相似,病情多为轻到中度,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极为罕见,仅有个案报道。GH本身具有促进脂肪分解,加强脂肪酸氧化作用生成酮体的倾向,但单独的高GH血症不足以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还需要同时存在胰岛素的不足,这种不足可以是类似1型糖尿病的绝对不足,也可以是相对不足,胰岛素的不足才是引起酮症酸中毒的主要原因。目前认为,肢端肥大症致高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有:葡萄糖抑制实验后血GH谷值、发病年龄和病程,而肿瘤是否侵袭以及GH基础值水平与空腹血糖的高低无关。

肢端肥大症患者的糖尿病极少引起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当高GH血症得到积极治疗后,糖代谢异常也多能恢复。但是GH和IGF-1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尤其是增殖型视网膜病变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有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血清GH和IGF-1浓度明显高于无视网膜病变者,有报道IGF-1可刺激视网膜血管的生长,形成血管瘤和新生血管。

肢端肥大症也可与2型糖尿病合并存在,尤其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后或药物控制肢端肥大症后,血糖仍高于正常的患者,要警惕这一可能。

肢端肥大症导致的继发性糖尿病的特点是:

  1. 糖尿病的病情多为轻度或中度,血、尿糖极度增高者少见。病情受进食量、体重、电解质、体力活动等影响而变化。
  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偶见。
  3. 远期糖尿病并发症,包括视网膜、肾及神经病变不多见。
  4. 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肢端肥大症而不是糖代谢异常。
  5. 成功治疗GH瘤可使继发性糖代谢紊乱明显改善或消失。

典型的肢端肥大症导致继发性糖尿病的诊断并不困难,但由于某些肢端肥大症患者的外观改变常常是缓慢的,容易被忽视,对于那些有明显胰岛素抵抗,药物治疗难以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要警惕肢端肥大症继发糖尿病的可能,应检测血清GH和IGF-1水平。1天内多次血清GH水平≤0. 05nmol/L时可判断为GH水平正常;如果>0. 05nmol/L,须行葡萄糖负荷试验来明确诊断,糖尿病患者也可用进餐代替葡萄糖。如果血糖峰值超过空腹值50%,且GH水平≤0. 05nmol/L,判断为被抑制,只要血糖峰值未达到要求,需重复试验。对于明确诊断为肢端肥大症的患者均应常规进行糖尿病的相关检查。

肢端肥大症患者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在于积极治疗原发病,《中国肢端肥大症诊治规范(草案)》将肢端肥大症的治疗目标定为:

  1. 将随机血清GH水平控制在0. 12nmol/L以下,口服葡萄糖负荷后≤0. 05nmol/L;
  2. 使血清IGF-1水平下降至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范围内;
  3. 消除或者缩小垂体肿瘤并防止其复发;
  4. 消除或减轻临床症状及并发症,特别是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和代谢紊乱;
  5. 尽可能保留垂体的内分泌功能,已有垂体功能减退的患者应作相应靶腺激素的替代治疗。

方法有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手术治疗为首选。随着原发病的控制,血清GH和IGF-1水平的下降,大部分患者的糖代谢异常可以得到纠正和改善,降糖药物剂量逐渐减少至停用,但这一过程一般较缓慢,约需1~2年。肢端肥大症继发糖尿病是胰岛素治疗的适应证,但由于胰岛素抵抗的存在,患者所需胰岛素用量较2型糖尿病明显增加,可合并口服药物,随着肢端肥大症的好转,逐渐调整糖尿病治疗药物。(蒋蕾)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6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