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副中肾管或中肾管残余,后者主要指潴留性囊肿。先天性囊肿中常见的是发生于副中肾管(即苗勒氏管)的苗勒氏管囊肿。

苗勒氏管囊肿(Müllerian duct cyst)

外周带前列腺癌,MR平扫轴位T2WI图,癌灶呈低信号

图2-2-31

  1. A.外周带前列腺癌,MR平扫轴位T2WI图,癌灶呈低信号(→)
  2. B.外周带前列腺癌,MR平扫轴位DWI图,癌灶呈高信号(→) C.外周带前列腺癌,MR平扫轴位ADC图,癌灶呈低信号(→)

图2-2-32 为前列腺灌注曲线。红色为前列腺癌灌注曲线,表现为“速升速降”型;黄色为前列腺增生结节灌注曲线,表现为“缓慢上升”型;绿色为前列腺炎灌注曲线,亦表现为“缓慢上升”型

少见的先天性发育缺陷,系男性苗勒氏管(即副中肾管)尾侧端退化不全所致。囊肿位于前列腺基底部、紧贴尿道后方、中线处,囊内为均匀的液性成分;横切面呈圆形、椭圆形,纵行切面呈下尖上圆的倒置水滴状;边界整齐、形态规则;有一细小蒂与精阜相连,与尿道前列腺部相通或不通,大多伴有慢性精囊炎的影像学表现。囊肿多较小,较大时,突出前列腺轮廓,可突向膀胱。

  1. CT:表现为均匀的水样密度灶,边缘光滑。精囊造影后CT扫描可见囊肿因充盈对比剂而呈高密度影。
  2. MRI:囊液信号与尿液相同,部分苗勒氏管囊肿的囊液T1WI高于尿液,主要与囊液中含有蛋白成分有关,当囊液中有出血时可以表现为T1WI上的高信号(见下图)。

MR平扫矢状位T2WI脂肪抑制成像示前列腺苗勒氏囊肿(→)

图2-2-33 MR平扫矢状位T2WI脂肪抑制成像示前列腺苗勒氏囊肿(→)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topic/15107277581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