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唾液腺内镜检查和治疗的适应证包括涎石病、异物、慢性阻塞性唾液腺炎、腮腺良性肥大伴导管炎及舍格伦综合征伴导管炎等。通过内镜探查可以观察导管壁炎症情况,并可明确诊断导管异物或结石、导管狭窄、导管扩张、导管迂曲、导管息肉和黏液栓等可导致腺体肿胀的原因。同时可进行相应治疗,包括内镜下导管内取石术、内镜辅助导管切开取石术、内镜下导管扩张术或球囊扩张术、内镜下冲击波碎石或激光碎石等。

唾液腺内镜探查的方法:局麻或全麻下,以泪腺探针或锥形探针逐级将下颌下腺或腮腺导管口扩张,然后经管口引入内镜头。对于过度狭窄的下颌下腺导管口可行管口切开术,而对于腮腺导管口则应尽量避免行管口切开术。然后,沿着导管方向插入内镜,并通过冲洗通道注射冲洗液使导管充盈。其目的包括:持续的冲洗压力使导管舒展,利于插管和观察导管情况;另外,通过冲洗可将导管内炎性物质冲出,较大的冲洗压力可起到松解瘢痕扩张导管的作用。冲洗液一般是生理盐水与地塞米松混合液。当然,注射冲洗液的压力和量应根据患者的反应来定,注射过快则肿痛较明显,且腺体过度肿胀反而使管腔狭窄,不利于插管。为插管顺利,术者一般需要将导管尽量拉直。对于下颌下腺,可钳夹并向前上牵拉舌下肉阜;对于腮腺,方法是术者将拇指置于导管口前方,其余手指置于口外颊部作为对抗,将导管口向前外牵拉。

导管狭窄

图9-3 导管狭窄

导管息肉

图9-4 导管息肉

对于粗细均匀,走行顺畅的导管,一般插入较顺利;对于导管狭窄、迂曲者,不宜强行插入,需要不断变换角度,使近心端导管管腔尽量位于内镜视野的中央,则可进一步插入而不至于造成导管壁损伤。由于下颌下腺导管较直,插入后可很快到达腺门,并可进入腺内多级分支;而腮腺主导管在导管自口内穿过颊肌到达咬肌表面时弯曲较明显,如果可通过,则一般可顺利到达腺门区域,之后导管会向内弯曲进入颌后区,进一步插管则较难。上述过程中,可发现导管狭窄(图9-3)、扩张、迂曲、息肉(图9-4)、絮状物(图9-5)、异物(图9-6)及结石(图9-7)等。导管狭窄可通过加压冲洗、内镜头松解及球囊扩张的方法达到松解目的。息肉、絮状物、较小的结石或异物可通过取石篮、抓钳等取出。较大的结石若判断不能通过内镜配套器械直接取出,可通过激光或冲击波碎石后取出,或者需要口外(腮腺)或口内(下颌下腺)入路切开导管取出,甚至行腺体摘除术。

导管内絮状物

图9-5 导管内絮状物

导管异物

图9-6 导管异物

结石

图9-7 结石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4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