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历史进程中,从胰岛素发明之前对患者控制高血糖的治疗只能采用“饥饿疗法”,到现在科学的综合防治,经历了几个里程碑式的发展过程。1921年Banting FG和Best CH发现胰岛素,并应用于临床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挽救了不少患者的生命;20世纪50~60年代,磺脲类和双胍类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出现,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得到了很好地控制,从而延长了许多患者的生命;20世纪70年代,美国大学糖尿病研究(UGDP)的结果显示,使用口服抗糖尿病药物[苯乙双胍(DBI)和甲苯磺丁脲(D860)]可增加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从而将口服抗糖尿病药物与其安全性联系在一起,但后来证实该研究的设计缺乏一定的科学性;20世纪80年代流行病学的研究,证实了糖尿病患者长期的高血糖与其病死率有关;1993年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并发症试验(DCCT)的研究显示,用胰岛素强化治疗能预防和减少1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1995年日本完成的“Kumamoto”研究结果证实,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高血糖,同样可预防和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1998年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的发表,再一次证实了以多种方案强化治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高血糖和高血压,可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从20世纪80~90年代,相继上市了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少、服用更方便的抗糖尿病药物,如新型磺脲类药物(格列美脲、格列吡嗪控释片、格列齐特缓释片)、a-糖苷酶抑制剂、餐时胰岛素分泌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吡格列酮)、人胰岛素及人胰岛素类似物等的临床应用都使患者的血糖进一步得到控制;各种先进监测仪器的临床使用,使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得到进一步的了解并可指导其治疗。由此可见,在20世纪,由于这样一些疗效好而副作用少的抗糖尿病药物以及先进仪器设备的临床应用,使得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预防、减少和延缓了患者的慢性并发症和合并症的发生和进展,降低了糖尿病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从而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质量。

但是,要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在理想的水平,使各项诱发急、慢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控制在最低范围,必须采取综合的治疗措施才能取得好的疗效。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6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