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相性心房内差异性传导

心电图特征

  • 提早出现变形的P、P'或P-波,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者。
  • 窦性早搏伴心房内差异性传导:窦性早搏的P波形态与其他窦性P波形态不同。
  • 房性早搏伴心房内差异性传导:房性早搏的P'波形态明显畸形,可呈肺型P波或二尖瓣型P波特点(下图)。
  • 房室交接性早搏或室性早搏逆传心房时伴心房内差异性传导:逆行P-波形态明显畸形,通常是P-波倒置加深或增宽呈反向“二尖瓣型P波”。

房性早搏伴心房内差异性传导、间歇性不完全性左右心房内传导阻滞、ST段改变(心电图)

发生机制:时相性心房内差异性传导(简称心房内差异性传导)系心房内相对干扰所致,主要与冲动过早出现遇及心房内传导组织(如结间束、Bachmann束)和心房肌相对不应期有关。

临床意义:因心房内传导组织、心房肌不应期均较短,一般情况下极少发生心房内差异性传导。一旦出现,则意味着心房有病变,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非时相性心房内差异性传导

心电图表现

  • 房性早搏、短阵性房性心动过速或能逆传心房的房室交接性早搏、室性早搏代偿间歇之后,出现1个或连续数个窦性P波形态发生改变。
  • 变形的P波又是窦性P波应出现的位置,且多次重复出现。

折返型房性早搏后出现非时相性心房内差异性传导、轻度ST段改变(心电图)

发生机制

  • 早搏在心房传导组织内发生隐匿性传导:由于结间束、房间束的不应期不一致,早搏在逆传窦房结时,可在窦房交接区内产生隐匿性折返,并隐匿性地激动了结间束、房间束,使其产生新的不应期,影响下一个窦性激动的正常除极,导致P波形态改变。
  • 心房内4相性传导阻滞:早搏产生较长的代偿间歇,结间束或房间束发生4相性传导阻滞。

鉴别诊断

应注意与窦房结内游走节律、窦房结至心房内游走节律、房性逸搏及房性融合波相鉴别。

临床意义

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常出现在心力衰竭患者,具有病理意义。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heart/ecg/lcecg/zcgb/pbo/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