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之间相互黏着的现象称之为聚集。当血小板黏附于血管破损处或受到活化剂作用后,在Ca2+的参与下,活化血小板膜GPⅡb-Ⅲa,暴露出纤维蛋白原受体。一个纤维蛋白原分子可以同时和至少2个GPⅡb-Ⅲa结合,因此血小板能通过各自表面的GPⅡb-Ⅲa和纤维蛋白原结合而聚集成团。血小板无力症患者的血小板缺乏GPⅡb-Ⅲa,因而不能发生血小板聚集反应;抗GPⅡb-Ⅲa单抗(如SZ-21)亦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反应并能抑制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原结合反应。血小板聚集可由两类不同机制诱发:一类为各种化学诱导剂;一类由流动状态下的剪切力作用所致。血小板聚集在正常止血过程中发生在受损血管处,但也可以在非外伤的情况下由于不同原因导致血管内的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功能在生理性止血及病理性血栓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体外血小板聚集试验通常用比浊法测定。在搅拌着的富含血小板血浆中加入诱导剂,可引起血小板聚集。血小板聚集诱导剂按其在正常体内存在与否可划分为两类:生理性诱导剂如ADP、肾上腺素、胶原、凝血酶等;非生理性诱导剂如细菌、病毒、免疫复合物、某些药物如奎尼丁等。但在体外的血小板聚集仪测定中,按其作用的强度分为强、弱两类血小板诱导剂。

一、弱诱导剂如ADP、肾上腺素,它们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机制主要是通过血栓烷A2(TXA2)的形成及有限的颗粒内容物的释放。低浓度的ADP (0. 5μmol/L)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是可逆的(第一相聚集);在中等阈值浓度(1~2μmol/L)的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中,常见到两个时相的聚集曲线,第二相聚集为同时发生的释放反应的产物所致;在高浓度ADP作用时,聚集反应是不可逆的,由于第一相反应与第二相反应相继发生,因此形成单一的聚集波。

ADP诱导血小板聚集,需要Ca2+和纤维蛋白原的参与,在悬液中Ca2+的最佳浓度为1μmol/L。在血小板聚集试验中,由于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所导致的比容变化,如果未调整抗凝剂的量,也能影响血小板的聚集程度。EDTA有螯合钙离子的作用,能完全取消血小板的聚集作用。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受体连接是通过纤维蛋白原上的两个特异的识别位点:γ链上第400位至406位的氨基酸序列和α链上位于N端和C端RGD序列。RGD序列也存在于vWF、TSP、Fn及Vn分子中。因此,血小板的纤维蛋白原受体也能与这些黏附蛋白结合。在活化的血小板表面能结合16 000~80 000个纤维蛋白原分子。

肾上腺素通过β和α肾上腺素能受体的介导可引起双相血小板聚集,其作用浓度为0. 1~1μmol/ L。肾上腺素可促进细胞外的Ca2+内流、磷脂酶A的轻度活化以及细胞质“碱性化”,上述作用均与鸟嘌呤核苷酸的调节作用有关。

二、强诱导剂如凝血酶、胶原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凝血酶可引起血小板单相或双相聚集,在浓度低于0. 1U/L时,引起外形改变,随即发生第一相聚集;浓度为0. 1~0. 3U/L时,则可引起第二相聚集。凝血酶引起的释放反应和聚集反应同时发生。

胶原诱导的血小板呈不可逆聚集,在聚集出现前有一个延缓期,随后形成一个单相聚集波。胶原诱导的聚集是通过ADP的释放和前列腺素-血栓烷系统的代谢产物形成。

在临床上用于血管性血友病(vWD)诊断的瑞斯托酶素(ristocetin)可以诱导血小板聚集,由于释放反应而随之发生继发的聚集反应。瑞斯托酶素介导血浆vWF与血小板GPⅠb结合而引起聚集反应,用于GPⅠb或vWF缺陷相关疾病的诊断。

在血小板膜上存在着各种诱导剂的受体,有的受体本质现在已经阐明,如ADP受体为P2Y1受体及P2Y12受体蛋白质;肾上腺素识别的受体为α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胶原受体GPⅠa;前列腺素的各种衍生物存在着PGⅠa、PGD2、TXA2、PGH2等受体。

剪切力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机制与化学诱导剂不同,在低切变应力(18dyn/cm2)作用下,参与聚集的成分为GPⅡb-Ⅲa、纤维蛋白原及Ca2+;在高切变应力(108dyn/cm2)作用下,参与聚集的成分为GPⅠb、GPⅡb-Ⅲa、血浆vWF和Ca2+。在动脉中血栓子的形成主要决定于切变应力对血小板的作用和vWF的参与。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狭窄部位导致高剪切力,在vWF存在下导致血小板聚集。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2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