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

任何沟通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环境因素是影响沟通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环境因素包括诸如谈话的场所、环境布置、噪声大小、光照强弱、温度高低等客观环境。根据沟通的客观环境不同,性教育中的沟通中可分为学校里的沟通、家庭中的沟通;学校性教育的沟通还可分为课堂上的沟通与课后的沟通;公开场合中的沟通与私密空间里的沟通等。家庭中的沟通主要是家长与子女之间就性问题进行的交流,学校里的沟通主要指学校老师与同学之间、同学之间就性问题进行的交流。有的是在正式的性教育课堂中,由老师向学生传授性知识、性的价值观、道德观念等,有的是在课堂之外,在学生与老师或学生们之间就性问题进行的交流与探讨。前者是在公开的环境中进行,具有正式性与公开性,后者往往在私密的空间中进行,更具隐私性。

在公开的、正式的场所中讨论交流性的话题,要求环境氛围有利于集中精神、进行正式而严肃的沟通,但也会使沟通者感到紧张、压抑而词不达意,这种场合谈话的主导者要把握话题的尺度与敏感性,不要过多涉及个人隐私。另外,对于引出的个人隐私,要告诉学生注意为他人保密,学会尊重他人的隐私与观点。若沟通的内容涉及个别人的个人隐私,沟通的场所应当尽可能私密,若有其他无关人员在场,缺乏隐私条件,便会干扰沟通效果。无关人不在场的安静场所则有利于消除顾虑、畅所欲言,尤其是老师对个别学生出现的性问题进行干预和辅导时,交流空间的私密性和安全性尤为重要。

个人因素

在沟通中,沟通主体的个人情况是又一影响沟通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交谈双方的知识水平、情绪状态、理解能力以及谈话人数、交谈的方式等。若沟通出现障碍,至少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信息发送者的障碍,二是信息接收者的障碍。

信息发送者的障碍主要有四方面的问题:一是沟通交流的目的不明。若传送者对自己将要传递的信息内容、交流的目的缺乏真正理解,不清楚要向对方阐明什么,倾诉什么,那么沟通注定要失败。所以,信息传递者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我要通过什么方式向谁传递什么信息并达到什么目的;二是表达模糊。有效的沟通要表达清楚,让人一目了然。若传送者语无伦次,或词不达意,就会造成信息传递失真,让接收者无法了解对方索要传递的真实信息;三是选择失误,对传递信息的时机把握非常重要,否则会降低信息交流的价值;四是沟通方式不当。沟通要有艺术,说话要有技巧,如果在沟通交流中,不知道有所忌,就会造成交流和沟通的失败。一般来说,沟通中常见问题有,沟通的语气命令式,或训斥式,或者对他人的问题随意表态,或者讽刺挖苦。

老师对性教育的看法以及对性的体会及观点会在性教育过程中传递给学生,影响学生们的观念、态度及行为。比如,当一位老师认为婚前性行为是罪恶的,在教育中当这一观念传递给学生,无形中告诉他们这是不好、不对的,使得学生无法从老师身上学到两性交往的益处。所以说,在性教育过程中,老师应当厘清自己对性教育的看法,老师自身应当具有科学的性知识,拥有正确的性态度与观念。

信息接受者的障碍主要指接受者的知觉偏差、情绪障碍等。知觉偏差,主要是指接收者个人的特征,比如认知水平、价值标准、社会阶层、文化修养、智商、情商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接收者对信息的正确认识。因此,在性教育中老师要注意性教育对象的年龄状况、认知能力、性别状况、地域差别等因素,在沟通的内容与方式中要体现个别化。比如,给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进行性教育与给高年级的孩子进行性教育,在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中肯定有所不同;又如对城市中生活的学生和对农村生活的学生,由于他们接受外界信息存在程度上的差别,面对的问题也不同,所以,在讲授性教育时要首先评估他们的需求,对其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避免出现讲授内容超前或落后的情况出现。

文化传统因素

文化发展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且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会形成许多具有鲜明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从而形成特定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定势,总是在左右着每个人的行为,形成它们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文化”特征。一般来说,文化传统相同或相近的人在一起会感到亲切、自然,容易建立相互信任的沟通关系。当沟通双方文化传统有差异时,理解并尊重对方文化传统将有利于沟通;反之,将对沟通产生不利影响。

我国传统文化中,“性”的话题是高度隐私,人们很少也很难坦然的交流个人对“性”问题的看法。所以,这也是性问题沟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尽管有不少教师与家长都认同性教育的重要性,可当要自己给孩子讲性教育课或谈论性的话题时,却常常是难以启齿,无法坦然面对。但性教育必须要讲,还要讲得科学、艺术,这就需要突破解决教师与家长对交流“性问题”的思想障碍,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性问题进行有效沟通还要教育者、家长们从转变观念开始。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4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