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少年做出行为选择过程中,有三种力量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即同伴关系、家庭影响和社会规范。这三种力量分别以不同方式从不同层面影响着青少年的行为选择与行为决策。

①大多数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都有与异性交往的愿望,但也有一部分青少年甚至从不与异性交往,这一交往障碍必然导致一系列心理障碍,这些障碍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心理问题,阻碍今后两性间的相互了解和正常交往。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发现此类问题后,应通过正确的沟通方式,进行积极教育引导.

同伴关系

同伴(peer)是指个体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认知能力的人,尤其在年龄、等级或社会地位方面等同。同伴关系(peer relationships)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青少年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同伴关系在儿童青少年的发展中起着成人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尤其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同伴的影响超过了父母,同伴关系对绝大多数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首先,同伴关系促进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和人格的发展。构建同一性就是定义你是谁,你的价值是什么。儿童进入青春期会经历一个同一性危机——这段时间是青少年一系列价值观和目标形成过程,青少年会对他们原来认为理所当然的事开始质疑,对自我和社会都产生一种不确定感。而同伴在确定一个人的角色和自我价值方面能提供支持和参照。进入初中后,同伴关系逐渐分为大群体、小集团和个别朋友三类。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哈里·斯塔克·沙利文认为同伴为个体逐渐理解合作与竞争的社会规则和服从与支配的社会角色构建了基本框架。

其次,同伴关系为青少年发展社会能力,获得熟练的社交技巧提供了重要的机会。非常年幼的儿童是自我中心,随着交往增多,在平等互惠关系建立的同时,体验冲突、谈判或协商的机会也随之出现。没有与同伴平等交往的机会,就不可能学到人际交往的技能,也就无法获得做出抉择的能力。

青少年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同伴的影响,若某种行为已经成为同伴中的一种流行行为,青少年往往也就会跟着做,这就是所谓的“同伴影响力”(peer influence)。这种影响力会对个人的认知、态度、信念或行为产生影响。据调查,青少年关于性的信息的获取一个主要来源是同伴,这是因为同伴间有共同的认知和体验,容易得到情感上的认同,没有过多的心理压力,同伴间的共同语言和相似背景让沟通交流更容易,尤其是关于一些私密话题的交流。

①参见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3页.

②王雅春、曹华.青少年同伴关系的作用及影响因素分析.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第1期,第23页.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青少年会通过观察学习,模仿自己所属同伴群体的思想和行为,其心理和行为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不同性质或类型的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的影响会有所不同:积极朋友群体可能会带来积极的影响,而消极朋友群体可能会带来消极的影响。朋友群体的积极或消极特征,通过朋友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强化青少年与朋友的心理和行为的一致性程度,从而保持特定朋友群体的稳固性,而这种稳固的朋友联系,又会进一步促进青少年与朋友保持一致的行为和态度。有研究发现,朋友不吸烟的青少年,其吸烟率只有4%,而朋友吸烟的青少年,其吸烟率达38%。在性问题上,不同类型的同伴关系产生的影响也有上述特点。在同伴群体中,一些发挥核心作用的青少年对其他青少年具有影响力,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得到其他青少年不同程度的响应,如果这些青少年懂得科学的性知识,拥有良好的性态度和观念,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的同伴,将这些知识和价值观传递给其他青少年;反之,就会产生消极影响。

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青少年同伴在性抉择中的消极力量。有研究发现,有些青少年选择进行性行为并非自身的需要,而是出于同伴的压力。这一压力可能是来自小群体的价值观的压迫,也可能是来自于男朋友或女朋友需求的压力,在压力下做出的决策让性行为成为毫无快乐的妥协。研究表明,在顺从了同伴压力之后,青少年们却很少感到有回报或满足。以下的事例就说明了这一点。

①具体内容参见:[美]麦道卫著.为什么真爱需要等待.王培洁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例如:有些青少年会认为有过性经历是非常“酷”的,会在朋友群体中受到欢迎、被喜爱。酷的渴望是青少年行为背后的驱动力,它本质上是一种被认同、被接纳的渴望。认同的渴望让青少年常常会选择通过塑造他们的言语和行为来取悦某个群体,这对年轻人的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多数情况下,认同是无害的,除了当它要决定我们的伦理和行为的时候。同伴压力对年轻人和他们的性行为有很强的影响力,一项调查显示,美国13%的男孩说他们由于同伴压力而涉足婚前性行为,有7%的女孩将同伴压力列为性行为的动机。另一项研究显示,如果一个女孩有一个“高危”女性做最好的朋友,或有岁数较大的朋友,或有“高危”男孩做男朋友,她初次发生性行为的年龄会提前。

又如,“爱”和约会的压力对青少年的性活动影响很大。来自稳定关系中的性压力很难抵制,因为双方早已有了很深的、相互关爱的关系。较弱的一方可能觉得由于彼此的关系有义务发生性行为。也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当一段关系出现危机时,当他们认为自己还爱着那个人的时候,一些人会为了挽救这段关系而违背他们的原则进行性行为。

同伴的压力如此强烈的一个原因是,今天的青少年大部分时间和同龄人在一起,他们有自己的文化,他们之间彼此交谈,他们在成长中彼此依赖。同伴帮助他们知道自己是谁,给予他们团体中的位置,青少年不会冒险与同伴分离,所以当同伴团体往某个方向移动时,团体中的个体就会跟随向前移动。而随着年龄增长,青少年与父母在一起时间不断减少,父母的价值观没有被有效地从一代传递到另一代,阻隔同伴关系中的消极因素。因此,我们应当正视这种影响,教会或者帮助青少年应对同伴的消极压力。

①具体内容参见:[美]麦道卫著.为什么真爱需要等待.王培洁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家庭意见

家庭总是存在于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系统之中,特定的社会文化模式及其所包含的一系列教养信念和期望等会影响父母教养。父母情感状态、亲子关系、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抉择具有重大影响。通常,父母是青少年“性”的最早和最重要影响者。

我国传统的“家国”文化强调以家和国为本位,不重视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在家庭中强调父母的权威和子女对父母的顺从。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尽管个人权利受到重视,在家庭亲子沟通父母与子女的平等交流有所增强。如果父母愿意同孩子进行公开讨论问题,对新信息和子女的发展持开放态度,并鼓励青少年独立思考和行动,这种家庭的青少年在思考问题能力与决策行动力上会更积极,反之,青少年对待问题则更为消极。

在我国现实生活中,多数父母往往期望在校青少年能够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学习,在学业上取得更大的进步以便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所以亲子之间的沟通会很自然地更多涉及青少年未来的学业和就业问题,即个人成就领域的规划和发展。而就未来个人情感、婚姻、家庭等方面问题,父母与青少年的沟通频度较低,程度有限。一些父母可能会对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在婚姻、家庭方面规划的支持较少,甚至持反对态度,若涉及性有关的问题,更是父母不愿意面对和反对讨论的话题。有研究指出,有许多父母对子女讨论与性有关的议题,感到相当不自在,甚至感到焦虑,即便是进行一些讨论,重点也是放在警告与禁止上,并且其教导传递了很多对性的负向态度。

在我国,亲子之间关于性知识的沟通非常缺乏,这便造成了家庭意见在青少年性抉择中发挥作用非常有限的现实局面。但事实上,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其对各种有关性的学习,同父母自身的性态度及价值观、对性别角色的看法与期待等家庭生活密切相关。青少年在做出与性相关抉择和行为时,内心渴望得到可信任的成年人的帮助,与父母谈论私密的话题会有安全感,同时,父母给出的意见和建议会让青少年感受到父母对自己足够的关心。家庭的作用之所以非常有限根源或许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父母常常认为性知识孩子长大就知道了。但事实上,性知识都是靠学习而得来的,绝不是自然就会知道的。二是父母会担忧教给孩子性知识可能会造成鼓励孩子去尝试。其实这只是父母的臆测和多虑,让孩子习得正确的性知识和形成正确的性观念,接受自己身为人的本能及欲望,清楚认识所有行为后果,有助于孩子在面临与性有关问题时做出更适当、自己能负责的决定。三是父母认为孩子多半不愿和自己讨论性的问题及知识。多项研究表明,尽管孩子获得与性相关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但多数孩子仍然最希望从父母处学习与性有关的内容。由于只有少数父母能成为子女性信息的重要来源,所以他们只好转向诸如媒体等知识来源。四是有些父母对家庭“形象”的关心可能更甚于对孩子性行为本身的优点和缺点的关心,他们要求孩子只要别惹出麻烦就行。

上述因素严重阻碍了父母发挥正向影响,只有通过有效的亲子交流与沟通才能促进青少年形成良好的性价值观,做出明智的性行为。而要发挥家庭意见对青少年性行为和决策中的积极作用,就必须改变上述观念,加强亲子之间关于性话题的交流,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打好基础。另外我们要看到,家庭中父母在处理两性关系的行为方式,比如父母恩爱与否,父母的关系如何,是否存在家庭暴力等等对青少年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的发挥积极作用,也有的起着消极影响,因此,父母应当以身作则,在建构和谐的两性关系为孩子做个好榜样。

①影响家庭性教育功能发挥的原因具体参见:晏涵文.性、两性关系与性教育.心理出版社2004年版,第323-328页.

社会规范

社会规范的学习在青少年健康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会规范是指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基础上,由一定社会组织提出并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社会行为标准、准则或规则。根据其对人的行为的制约方式,社会规范可以分为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根据社会生活领域不同可以分为政治规范、经济规范和社会生活规范。根据其存在方式分为成文和不成文两类。成文的社会规范诸如法律、行为守则、公约、纪律等明文规定;不成文的规范是指风俗、禁忌、习惯和礼节等。社会规范反映社会的基本价值观,规定每个社会成员的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学习社会规范的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内容,它有利于青少年良好品德和性格的形成,有利于青少年社会化的实现,有利于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形成。

涉及性方面的社会规范主要有:性禁忌与性习俗、性道德、社会性别规范、性法律。

性禁忌与性习俗

性禁忌是性规范的早期形态,主要内容是关于乱伦和贞洁的禁忌。其中乱伦禁忌是为了维护人类种的繁衍,贞洁禁忌则是为了维护社会的性伦理执行。性习俗是最简单的性规范,它通过一些特定的仪式或者不成文的规定对人的性行为进行约束。最常见的性习俗是婚俗。如汉族的婚宴、少数民族的哭嫁歌、西方的教堂婚礼等。在我国很多地方至今还保留着女儿出嫁送嫁妆,明媒正娶、洞房花烛、喝交杯酒等婚俗。现在的中国婚俗虽然没有那么复杂,但是请司仪、租婚车、办婚宴还是免不了的。通过仪式表明婚姻的合法性为大家认可,性习俗体现了对人的性行为的约束。没有“拜过堂”的夫妻常不被认可,甚至被当做“未婚同居”,引起周围人们的非议。非议产生的舆论压力会减少性行为带来的快感,影响婚姻的满意度。尽管现代社会,婚姻仪式不是必须,只要领取结婚证,婚姻关系就得到法律的认可与保护,但很少有人愿意放弃结婚仪式,因为没有人愿意让自己的终身大事受到非议。

性道德

性道德是社会道德渗透在两性生活方面的行为规范。虽然性吸引、性冲动和性行为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但因为涉及他人,会产生生物学与社会学后果,为了协调双方以及同周围人的关系,道德必须介入其中。性道德用以调节人们的生理机能与社会文明之间的矛盾,是人类性行为的底线,具体内容包括承担责任、履行义务,双方忠贞不渝、尊重信任等。性道德是一种极具敏感性的规范,因为它涉及两性关系,而两性关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具有感情色彩、最私隐的部分,同时性道德的制约作用非常敏感,一旦有人越轨,人们就会议论、谴责,连亲友都感到有失脸面。在舆论的压力下个人会产生良心上的责备。我们还要看到,性道德在不同国家、地区,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的家族和社会文化氛围内容有所不同。比如,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流行走婚,允许一妻多夫的性关系,不认为其是不道德的,而这类行为在城市和其他民族地区却被归为不道德,受到人们的谴责。

社会性别规范

在每个社会中,社会性别规范和社会性别角色都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社会性别是与生理性别相对的,社会性别理论认为因为社会的性别组织方式,决定了社会如何按一定的模式期待男人和女人。社会性别观念导致了社会性别角色定型,它限制了男女两性生存和发展空间。社会性别常常在诸如文化、资源分配、经济体制的社会制度中以及个人社会化过程中得到传递和巩固。不同社会或文化中,人们对待社会性别角色和社会性别平等的观念、态度都不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包括父母,常常通过语言来强化他们对社会性别角色的期待,从儿童时期关于性别角色的观念就开始灌输给孩子,使得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对性别认同进行固化,比如通常我们会教育孩子“男孩要有男孩样子,女孩要有女孩样子”。此外,儿童故事书和大众传媒在对年轻人社会性别规范和角色期待上发挥着重大而又广泛的影响。这些儿童故事书和传媒常常强化社会性别不平等和不尊重。

尽管存在文化差异,但很多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都要受到社会性别规范的影响,都有相似的经历。在世界各地,男孩比女孩在家庭之外享有更多的独立和自由,而且也有更多机会参与公共生活。但男孩通常为了证明自己是异性恋和有男子汉气概而遭受到很大的压力。比如男孩被要求勇敢而果断;要压抑某些显得“像女人”的情感或行为,如脆弱或温柔;要敢于冒险发生不安全的性行为等。女孩比男孩更容易培养和练习一对一的人际交往技巧,女孩为了符合女性的规范也倍感压力。比如成为照顾者,要对男性乖巧顺从;深藏自己的聪明才智,不要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避免发生婚前性行为;妥协于非意愿的性行为。

僵化的社会性别在影响个体外,还影响到人们如何相互对待,还可能会造成自杀、暴力及许多其他的社会问题。那些不符合主流社会性别规范的人往往受到嘲弄、孤立甚至威胁;那些被认为是同性恋的人、被认为是娘娘腔的男孩,有多个性伴侣的女人,或不认同自己性别的人(跨性人)特别容易受到侮辱和歧视。

①周美珍.如何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社会发展和决策主流.社会,2004年第7期,第46页.

②传媒包括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杂志、网络以及广告.

性法规

性法规是指通过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或者认可的,用以约束人们性行为的法律规范。法律规范以国家法律的形式明文规定了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其根本目的就是使当事人责权义明确,从而形成可见的预期,进而降低交易成本。性法规是一种强制性规范,有明确的责任和义务规定。我国主要的性法规有《刑法》、《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婚姻法》等。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4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