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mumps,简称流行性腮腺炎或痄腮),临床非常常见,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腮腺肿大、副性水肿明显、全身乏力、头痛发热为特点。有明显的接触史及春秋季节性流行。

病因及病理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其核蛋白核心具有可溶性抗原(S抗原)及病毒抗原(V抗原),病毒感染后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抗体。流行性腮腺炎病毒主要通过唾液飞沫空气传染,感染口、鼻腔后在这些上呼吸道上皮及淋巴结繁殖,然后病毒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病毒在血液中循环后在易感器官内沉积和感染,主要易感器官有唾液腺及其他腺体,如性腺、胰腺也易感染,另外还有软脑膜。在病毒的早期,从唾液、血液和尿液中均可分离出病毒。唾液腺主要侵犯腮腺,其他腺体受累较轻。感染后腺体腺泡胞质肿胀,空泡性变,胞核皱缩,内质网及分泌颗粒溶解,病毒颗粒形成。浆液性腺泡溶解,导管上皮空泡性变,导管腔内黏液性分泌增多。导管及腺泡细胞的周围间质内有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其他腺体,如性腺、胰腺均可出现间质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恢复期炎性细胞渐消退,一般腺体能自行恢复,无明显纤维化及炎症遗留。

临床表现

临床上通常有流行性腮腺炎接触史,在接触后2周左右发病,潜伏期2~3周,也有1周及1个月者。好发于儿童,以2~14岁之间最常见。1周岁内婴儿由母体胎盘及乳汁获得抗体,具有免疫力,极少发生。患儿在感染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后约一半不出现临床症状,或轻微乏力、头胀等,而不发生唾液腺肿大,常被家长及患者忽视。另有一半患儿出现耳下腮腺区肿痛,皮肤不红,周围副性水肿明显,累及颊、颈部,体温上升,伴明显全身乏力、头痛、厌食等。腮腺肿胀1~2天达高峰,多为双腮腺肿胀,肿大的腺体稍硬,有弹性,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轻度压痛,腮腺皮肤不红,表面发热。腮腺导管口不红,挤压腮腺分泌液清亮。少数可伴下颌下腺肿大或仅下颌下腺受累,而无腮腺肿大。临床症状持续1~2周,然后自行消退,消退后血中可查到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抗体,一般感染一次即可获终身免疫,最多可发生两次。如反复发作应考虑为儿童复发性腮腺炎。患者在腮腺肿胀前1周及肿胀后2周有明显传染性,因此,在发生流行性腮腺炎后应至少隔离3周。

流行性腮腺炎的常见并发症是睾丸炎及脑膜脑炎。睾丸炎多发生在腮腺肿大后5~10天后,体温突然上升,受累睾丸肿大、疼痛,阴囊皮肤明显水肿及积液。肿胀2、3天后逐渐消退,10天左右恢复正常。多为单侧发病。如果肿大持续时间长,睾丸可萎缩、变小,影响生育,双侧受累可导致终身不育,但发生率很低。在青春期前患流行性腮腺炎,睾丸炎发生率低,约占1%,在青春期后患病,并发睾丸炎的机会增大,约占20%。可能与青春期睾丸发育后易感染有关。脑膜脑炎的发生率较高约占30%,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感染后1周,可出现浆液性脑膜脑炎,脑压升高,脑脊液增多,液内出现炎性细胞,临床症状相对较重,体温升高,头痛、头晕、颈项强直。另外脑神经损害中最常见是听神经受损,可致永久性耳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致脑膜脑炎经抗炎、抗病毒及利尿治疗后一般预后较好,死亡率低。

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流行性腮腺炎接触史,腮腺弥散肿大,唾液分泌清亮,临床上不难做出诊断。加上化验白细胞无明显升高,但分类淋巴细胞相对升高。血中及尿中淀粉酶升高,因腮腺腺泡细胞破坏,淀粉酶释放到血液中所致。另外发病2周左右血清及唾液中可查到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抗体。

流行性腮腺炎应与假性腮腺炎(又称腮腺淋巴结炎)及儿童复发性腮腺炎鉴别。假性腮腺炎无接触史,局部无明显副性水肿,没有全身症状。局部腮腺压痛明显。儿童复发性腮腺炎首次发病约1/3有流行性腮腺炎接触史,首次发病多误诊为流行性腮腺炎,一般流行性腮腺炎患后即或终身免疫,但该病仍反复发作,肿胀时腺体还有明显的红、肿、热、痛,挤压腺体多有脓性分泌物,腮腺造影有末梢导管点、球状扩张。一般流行性腮腺炎不行腮腺造影检查,但反复发作者,在肿胀消退后,宜行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

治疗

发病期间抗病毒治疗,抗炎治疗及自我保护治疗。抗病毒治疗多用中成药,如口服复方大青叶合剂、双黄连、板蓝根冲剂。抗炎治疗可防止继发细菌感染及减轻全身症状,如口服皮质激素可减轻睾丸炎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如有高热应给予适量退热药及镇静药。自我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多饮水、多吃西瓜,有利尿作用,能将体内的感染病毒尽快排出体外,注意口腔卫生等。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4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