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原醛症

原发性醛固酮(aldosterone,ALD)增多症(primary hyperaldosteronism,简称原醛症)属于低肾素活性高血压中的一种,是1955年首先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发现的一种内分泌性高血压类型。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为高血压、低血钾、肌无力、多尿、血浆PRA受抑及醛固酮升高,又称为Conn综合征。近年报道,原醛症的发病率急剧上升(占原发性高血压的5%~10%)。如果采用新的诊断标准(新的原醛症诊断标准特别强调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那么以前的许多低肾素性原发性高血压证实为原醛症,其中大部分为“亚临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subclinical primary hyperaldosteronism)”,其特点是血醛固酮正常而血浆肾素活性明显降低。看来,以前的血醛固酮正常参考值范围上限值需要重新确定。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diopathic hyperaldosteronism,IHA,简称特醛症)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密切。有人认为,特醛症是一种进展性高血压;早期可能表现为生化异常,数年后出现高血压,但由于增龄使血管和肾上腺皮质对AT-2的敏感性下降,特醛症的病情反而减轻。此外,长期用醛固酮受体阻滞剂可有效控制特醛症的症状,因为此类降压药可延缓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可阻止局部组织醛固酮对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有害作用。

Lim等从465例高血压患者中筛选出43例原醛症(9.2%)。在瑞典,8.5%的高血压患者为原醛症。这些差异可能与局部地区发病率较高或筛查方法改进有关。原醛症的发病高峰为30~50岁,但新生儿亦可发病,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约为1∶1.3。

原醛症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均由过量醛固酮引起,主要表现为高血压和低血钾性碱中毒,伴血浆醛固酮升高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受抑制。但由于引起原醛症的病因不同,各型的临床表现又有一定差异。

原醛症分为七种类型

原醛症的病因可分为肾上腺醛固酮瘤、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症、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分泌醛固酮的肾上腺皮质癌、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混合性肾上腺皮质瘤(mixed adrenal adenoma,MAA)和其他特殊类型的醛固酮增多症等7类,见下表。临床上以肾上腺醛固酮瘤和特醛症多见。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分类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分类

肾上腺醛固酮瘤

肾上腺醛固酮瘤(APA)占原醛症的70%~80%,以单侧肾上腺腺瘤多见,双侧或多发性腺瘤少见,个别病例可为一侧腺瘤伴对侧增生。腺瘤同侧和对侧肾上腺组织可以正常、增生或伴结节形成,亦可发生萎缩。有一种变异型醛固酮瘤对肾素有反应,称为肾素反应性醛固酮瘤(aldosterone-producing rennin-responsive adenoma,APRA),其特点是立位时肾素和醛固酮升高。肾素反应性醛固酮瘤是醛固酮瘤的特殊类型,17α羟化酶和17,20-裂链酶突变导致肿瘤生成过量的醛固酮。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特醛症即双侧肾上腺球状带增生症,占成人原醛症的10%~20%,而在儿童原醛症中,此型的比例更高。一般特醛症的高血压和低血钾不如特醛症严重,其病理变化为双侧肾上腺球状带增生,增生的皮质伴或不伴结节,增生病因不明。组织学上具有肾上腺球状带被刺激的表现,而醛固酮合酶基因并无突变,但表达增多且酶活性增强。特醛症的发生有以下特点:①垂体POMC产物,如β-MSH、γ-MSH和β-END兴奋醛固酮分泌,但尚无证据表明POMC产物在特醛症患者血液循环中达到可刺激球状带细胞功能的浓度;②可能存在与POMC无关的垂体醛固酮刺激因子,但尚未得到证实;③有些患者用血清素拮抗剂赛庚啶可使血醛固酮下降,提示血清素活性增强可能与本症的发病相关;④球状带对AT-2敏感性增强,用ACEI类药可使醛固酮分泌减少。

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

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familial hyperaldosteronism,FH)分为FH-Ⅰ、FH-Ⅱ和MENⅠ3型。

  1. FH-Ⅰ:即糖皮质激素可治疗性醛固酮增多症(glucocorticoid-remediable aldosteronism,GRA)。GRA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特点是糖皮质激素可抑制醛固酮过量分泌,且长期治疗能维持抑制效应,提示醛固酮分泌依赖于ACTH。其特有的生化异常为18-羟皮质醇和18-氧皮质醇明显增多,这一现象在醛固酮瘤中亦可见到,但醛固酮瘤患者18-氧皮质醇很少超过醛固酮的含量,而在GRA中则数倍于醛固酮浓度。GRA的分子缺陷已基本明确,是8号染色体复制时出现异常,编码11β-羟化酶的CYP11B1基因和同源染色体上编码醛固酮合酶的基因CYP11B2发生非对等交换,CYP11B1基因中的ACTH反应调节元件与CYP11B2基因编码区的上游启动子嵌合,导致醛固酮合酶在束状带异位表达,并受ACTH调节,所以GRA的病理表现为束状带明显增生而非球状带增生。嵌合基因的表达较野生型醛固酮合酶基因表达更强,除非ACTH被持续抑制;醛固酮对ACTH的刺激反应明显强于对肾素/AT-2的反应。另外,野生型醛固酮合酶基因亦有功能缺陷,因为长期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的醛固酮水平仍对AT-2刺激的反应差,且伴有高于正常的PRA和较低的醛固酮/PRA比值。该症的男性患者高血压较严重。
  2. FH-Ⅱ:亦为家族性疾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因尚不清楚。醛固酮的高分泌可由肾上腺皮质增生或醛固酮瘤引起,与FH-Ⅰ不同的是患者的醛固酮水平不被DXM抑制,基因检测也未发现CYP11B1/CYP11B2嵌合,因而醛固酮合酶基因CYP11B2与本型的发病无关。
  3. MENⅠ:原醛症可与肢端肥大症或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同时存在。肾上腺腺瘤、甲状旁腺腺瘤和垂体腺瘤是多发性内分泌肿瘤Ⅰ型(MENⅠ)中的少见类型。

原发性单侧肾上腺皮质增生

原发性单侧肾上腺皮质增生(primary unilateral adrenal hyperplasia,PAH)约占原醛症的1%,与特醛症的双侧肾上腺球状带增生不同,PAH仅为单侧增生,但生化特征与醛固酮瘤更相似,行肾上腺单侧或双侧次全切除可纠正醛固酮过多的症状和生化异常。

肾上腺皮质醛固酮癌

少于1%的原醛症由肾上腺皮质醛固酮癌(aldosterone-secreting adrenocortical carcinoma,ASAC)引起。癌肿往往同时分泌糖皮质激素、类固醇性激素,但亦有单纯分泌醛固酮的病例报道。

混合性肾上腺皮质瘤(mixed adrenal adenoma,MAA)

有时肾上腺皮质瘤(或高功能结节)同时分泌醛固酮和皮质醇,其发病机制未明。患者可兼有原醛症和CS表现。

其他特殊类型的原醛症

除上述类型外,临床上其他特殊类型的原醛症有:①肾素反应性醛固酮分泌腺瘤(血管紧张素Ⅱ反应性腺瘤):高血压缓慢进展,对一般降压药无明显反应,血钾正常,但尿钾增多;②异位醛固酮分泌腺瘤/癌(ectopic aldosterone-producing adenoma and carcinoma,EAA):可发生在肾脏、残余肾上腺或卵巢。醛固酮分泌增多为自主性,肾素和血管紧张素-2被抑制;③特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伴醛固酮增多症:有的原醛症介乎醛固酮瘤和特醛症之间,其形态表现为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但其生化改变更像醛固酮瘤,对螺内酯治疗有良好反应,但肾上腺部分切除手术的效果差。

动物实验发现,大的钙激活的钾通道(large Ca-activated K channels,BK)突变引起一种新的内分泌性高血压类型,并可能与原醛症的发病有关。BK由1个α 孔(BKα)和1个β亚基(BKβ1-4)组成,由BKβ1基因编码。BK基因敲出后,动物的血管平滑肌张力增高,引起高血压。但是否与人类的原醛症相关,仍未明确。

高血压对降压药不敏感

高血压主要与大量醛固酮的潴钠作用有关:①钠潴留使细胞外液扩张,血容量增多;②血液和血管壁细胞内钠离子浓度增加,使管壁对去甲肾上腺素等加压物质反应增强。由于高血容量和高血钠的存在,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产生抑制,不仅基础肾素-血管紧张素活性低,而且在站立、利尿、低盐饮食等刺激因素作用后也不能如正常人那样升高。然而,血钠浓度增高和血容量扩张到一定程度时,心房内压力感受器受刺激,心房肌分泌心钠素(心房利钠素,以前称为“利钠因子”),后者为一种排钠、利尿、降压的循环激素,它抑制肾近曲小管钠重吸收,使远曲小管的钠离子浓度增加,超过醛固酮作用下的重吸收钠能力,尿钠排泄增加(“脱逸现象”),这是本症较少出现水肿及恶性高血压的重要原因。

原醛症引起的高血压有4种类型:①缓慢进展型高血压:随病程持续性升高,或略呈波动性上升,但一般呈良性经过,血压约170/100mmHg。②急性进展型高血压:较少见,血压呈进行性升高,严重者可达210/130mmHg。患者因高血压长期未被控制而引起冠状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瘤。③轻度高血压:血压仅轻度升高,酷似早期的原发性高血压,且有一定波动性。④正常血压型原醛症:血压始终在正常范围内,但术后发生低血压,说明术前仍存在相对性高血压。

原醛症所致的高血压为继发性高血压,用一般降压药治疗的疗效差,但血压仍存在昼夜节律,夜间血压较低。患者常诉头昏、头痛。病因去除后,原醛症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可被完全治愈,早期治疗的疗效满意,不遗留高血压并发症。GRA者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显著,而醛固酮瘤(或增生)经手术切除后即痊愈。但如未予治疗或治疗过晚,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各种靶器官(心、脑、肾)损害,出现各种并发症,如急性心脑血管事件、慢性心衰、慢性肾功能不全等。Nishimura等发现脑血管意外发生率为15.5%,蛋白尿和肾功能不全分别为21.4%和6.9%。因此,如患者的血压在180/110mmHg以上,或血钾在3.0mmol/L以下,要先行降压治疗,禁忌作刺激试验和双侧肾上腺静脉插管采血检查。

过量醛固酮和低钾血症引起器官损害

心肌肥厚

原醛症患者较原发性高血压更容易引起左心室肥厚,心室肥厚的程度与高血压的严重性不呈比例,而且其发生往往先于其他靶器官损害。盐皮质激素对血管重建(angio-remodelling)有明显影响,可导致血管周围纤维化、血管壁增厚和心肌纤维化。另有人发现,原醛症患者血浆中内源性洋地黄样物质(EDLS)升高,而病因去除后EDLS恢复正常,心肌肥厚亦逐渐得到改善。因此认为,EDLS可能亦与心肌肥厚有关。心肌肥厚使左心室舒张期充盈受限,心肌灌注不足,因此运动后原醛症患者较一般高血压患者更易诱发心肌缺血。

心衰与心律失常

醛固酮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不仅引起电解质紊乱和高血压,许多研究提示,醛固酮还促进心肌纤维化。动物实验发现心脏成纤维细胞有对醛固酮高亲和力的类固醇受体,醛固酮能刺激心肌间质成纤维细胞中胶原合成和积聚,最终引起心肌纤维化、心脏扩大和顽固性心力衰竭,这一过程被认为与细胞内钙信号系统有关,因为醛固酮拮抗剂和钙通道阻滞剂对心肌有保护效应。低血钾可引起程度不一的心律失常,以期前收缩、阵发性室上速较常见;严重者可诱发心室颤动。心电图可有典型的低血钾表现,如Q-T间期延长、T波增宽或倒置、U波明显、T-U波融合成双峰等。

慢性肾病

肾脏可表达RAA系统的的所有组分,如肾素原、肾素、AT-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T-2、AT-1受体和AT-2受体,其中AT-2是RAA系统中的主要效应激素,AT-2通过AT-1/AT-2受体作用于肾脏和心血管而引发一系列病变。长期的低钾血症可导致生长发育延迟与心、肾功能障碍。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可阻止上述病理生理过程,达到治疗目的。长期大量失钾,肾小管上皮发生空泡变性,肾浓缩功能减退和多发性肾囊肿,引起多尿、夜尿增多,继而出现烦渴、多饮、尿比重低且对AVP不敏感。过多的醛固酮使尿钙及尿酸排泄增多,易并发肾石病及尿路感染。长期继发性高血压则可致肾动脉硬化、蛋白尿和肾衰,但并不能凭白蛋白尿来判断肾功能状况。

肌无力与周期性瘫痪

低血钾表现为肌无力或典型的周期性肌瘫痪。肌瘫痪通常先为双下肢受累,严重者可波及四肢,甚至发生呼吸肌瘫痪,危及生命。发作较轻者可自行恢复,较重者需经口服或静脉补钾方可缓解。瘫痪发作与血钾降低程度相关,但细胞内、外的钾离子浓度差及其他电解质浓度变化对症状的发生、对肌瘫痪起更重要的作用。肌瘫痪以夜间发作较多,劳累、寒冷、进食高糖食物、排钾利尿剂为常见的诱发因素。

引起肌无力的另一种少见原因是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原醛症患者可因严重低钾血症而导致横纹肌溶解,如果患者的肌肉疼痛伴肌酶活性明显升高,应想到此种可能。

肢端麻木与手足搐搦

临床常可见原醛症患者发生肢端麻木、手足搐搦及肌痉挛,这是由于低钾引起代谢性碱中毒,碱血症使血游离钙降低,加之醛固酮促进钙、镁排泄,造成游离钙降低及低镁血症。严重低血钾即可引起搐搦发作。

糖代谢异常

缺钾引起的胰岛素抵抗一般不导致继发性糖尿病,但可引起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减少,因此原醛症可出现糖耐量减低。有研究表明,醛固酮过多可能直接影响胰岛素的活性,即使血钾正常,增高的醛固酮亦使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原醛症患者尿钙排泄增多,为了维持正常血钙,PTH分泌增多。另外,醛固酮瘤患者血浆瘦素低而肾上腺髓质素(AM)升高,后者的血浓度与肿瘤大小有关,术后可改善糖代谢,其机制不明。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3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