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卫生和避免皮肤黏膜损伤是预防感染的有效措施
如无特殊禁忌,应鼓励患者多运动,增强机体抵抗力。保持皮肤、口腔和会阴部清洁卫生。避免皮肤损伤。重视糖尿病足的护理,防止外伤及褥疮的发生。老年患者或伴有维生素D不足的患者应适当补充,提高机体抵抗力。
多饮水并避免使用器械是预防泌尿道感染的有效方法
对于泌尿道易感染患者,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多排尿(可每2~3小时排尿1次)以冲洗膀胱和尿路,避免细菌在尿路中停留和繁殖。尽量避免使用尿路器械,对于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者必须导尿时,应严格消毒,闭式引流,定期冲洗,尽早撤除导尿管。拔管后作尿细菌培养,以便及时发现泌尿系感染。在必须持续留置导尿管时,在插导尿管的同时给予抗生素药物,可延缓泌尿系感染的发生。但3日以后虽继续用抗生素,亦无预防作用,应定期作尿细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泌尿系感染。
纠正代谢紊乱是预防感染的基本措施
糖尿病患者易感染。预防感染的基本措施是控制血糖,纠正代谢紊乱和加强支持治疗。平时应积极控制高血糖状态和(或)酮血症,病情较重时应选用胰岛素治疗,并根据病情随时调整胰岛素用量。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及营养不良状态,必要时可输入血浆和清蛋白加强支持治疗。
局部感染灶处理
皮肤和口腔黏膜感染应及时清创和换药,切开引流,切不可盲目挤压,以免引起感染扩散。恶性外耳道炎应尽早施行外耳道的冲洗和引流术,选用强有力的抗生素,必要时行扩创术。胆道感染并胆结石对反复发作者应选择外科手术切除,尤其对于气肿性胞囊炎应选择早期胆囊切除(诊断明确后48小时内),以免发生胆囊坏死或穿孔。鼻脑毛真菌病除积极应用抗真菌药两性霉素B以外,应及早切除坏死组织。两性霉素B推荐剂量一般为每日1mg/kg,重者每日1.5mg/kg,累积量2~4g。氟康唑和伊曲康唑体外抗毛真菌的活性低,尚无临床评价。对于神经源性膀胱可采取非手术疗法——持续尿液引流、膀胱训练、针灸、按摩、膀胱穿刺和促进排尿药物,如氯贝胆碱10~20mg,每日3次。手术疗法常用的有膀胱造瘘术和膀胱颈部Y-V成形术。
合理使用抗生素
较严重感染时,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DKA、高渗综合征或乳酸性酸中毒等急性代谢紊乱综合征。一般病情较急,常不能等待细菌培养等检查结果。因此,在采集血和尿等标本后,应根据经验、感染发生的部位以及药物的吸收和分布特性尽快进行抗菌治疗。
以后再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氨基糖苷类在尿液中浓度甚高,对敏感细菌所致泌尿系感染应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胆汁中浓度高于血清浓度,对胆道感染控制有利。还应考虑到抗厌氧菌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的应用。由于糖尿病常并发肾脏病变,故在应用对肾脏有毒性或由肾脏排出的抗生素时应特别慎重。
由于糖尿病患者肝和肾等器官功能障碍,使患者对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增多。因此,治疗应根据结核类型、病情轻重程度和曾用化疗药物情况,尽量选用一线敏感药物,现多主张短程化疗,9个月为宜,少用二线药物。短程化疗分两个阶段:强化阶段不少于2个月或3个月,巩固阶段7个月或6个月。具体方案为:强化阶段必须保持用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I)、乙胺丁醇(E)和链霉素(S)等,2HRE/7HR 或3HRE/6HR(字母前数字为治疗月数)。强化阶段可4药联用(2SHRI或3SHRE)。对于某些糖尿病患者虽未找到明显结核感染灶,但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者,提示有结核感染,可用1疗程化疗。糖尿病并结核病的抗结核效果不如单纯性结核病。而且,抗结核药物可升高血糖,增加血糖控制的难度,应引起注意。浅表部位的感染,尤其是厌氧菌感染可用高压氧治疗。
糖尿病患者肌内注射青霉素后的反应与正常人有很大差异,肌内注射后的药物吸收慢,血药浓度曲线明显低平,达高峰时间延迟。平均峰浓度降低,药物吸收减慢,改用静脉注射可明显提高疗效,故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应尽可能行静脉途径给药。
必须注意,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如氟喹诺酮,fluoroquinolone;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加替沙星,gatifloxacin)可导致低血糖症,应尽量避免使用。严重低血糖症可进一步导致中心性脑桥髓鞘溶解症(central pontine myelinolysis,CPM)。如果同时使用了口服降糖药,则可导致严重的血糖下降。另一方面,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导致低血糖症需与脓毒血症引起的低血糖症鉴别,脓毒血症也可致低血糖症。脓毒血症时,糖的利用和产生均增加。当血糖来源减少时,可发生低血糖症。脓毒血症患者发生低血糖症一般合并肝功能不全和进食过少等诱因,患者发生低血糖症表示病情危重,预后不良。长期的脓毒败血症导致恶病质和营养不良,此时的低血糖症主要与营养不良有关。(谭万寿 盛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