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钙血症是多种疾病的并发症,治疗上主要针对原发病进行处理,血钙低于3.0mmol/L时可暂不予处理,当血钙高于3.5~4.0mmol/L即达高钙危象时,则需紧急处理降低血钙,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减少并发症,为原发病的治疗争取机会,本节主要阐述高钙危象的处理。

补给等渗盐水4000~6000ml/d以上可纠正脱水及增加尿钠、钙排泄。血容量极度减缩伴低血压、休克,可酌情用血管收缩剂。高血钙合并低钾血症者并不少见,故需同时补充钾盐。大量输液须注意心、肺功能,以免诱发心力衰竭、肺水肿。另外,钙与洋地黄对心肌和传导系统有协同毒性作用,治疗中如须用洋地黄时,用量要酌减。积极输注生理盐水的同时使用髓袢性利尿剂,以加强钙的排泄。给予呋塞米(速尿)40~80mg静注,每2~6小时注射1次。若有疗效,血钙可在24小时内下降0.5~1.0mmol/L。因噻嗪类利尿剂可增加肾小管钙的重吸收使血钙升高,故禁用。

一、抗骨吸收药物

主要有3种:①二磷酸盐:可作为首选,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血钙并对抗肿瘤的骨转移,治疗恶性肿瘤诱发的高钙血症有效率达90%。一般须从静脉给药,维持输注4小时以上。副作用主要为肾损害及抑制骨矿化,少数可引起下颌骨坏死。②氨磷汀(amifostine,WR-2721):为有机三磷酸盐,为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中正常组织的保护剂。由于能抑制PTH的分泌及降低血钙,因而用于原发性甲旁亢及肿瘤所致高钙血症,也能直接抑制骨钙吸收,减少肾小管钙的重吸收。③降钙素:其作用为直接抑制破骨细胞功能,快速抑制骨吸收,促进尿钙排泄,降低血钙。治疗剂量:鲑鱼降钙素2~8U/kg,鳗鱼降钙素0.4~1.6U/kg,每6小时 1次,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使用6小时内可降低血钙0.25~0.5mmol/L。但作用半衰期短,且几小时或几天内出现“脱逸”现象而失效。本药与糖皮质激素或普卡霉素合用可产生协同作用,也可与二磷酸盐合用。副作用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面色潮红、皮疹等,一般均可耐受。

二、糖皮质激素

用于治疗维生素D中毒、结节病及血液系统肿瘤所致高钙血症。口服泼尼松40~80mg/d至血钙正常,或氢化可的松200~300mg/d静滴3~5天有一定效果,但起效慢、维持时间短,因而常与其他降低血钙药合用。但如果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反而引起高钙血症。

三、钙螯合剂

依地酸二钠可与钙结合成为可溶性复合物,增加尿钙排出,2~4g/d,于糖盐水中静脉点滴4小时以上。因其有肾毒性作用,故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四、透析疗法

经以上治疗无效的重症急性高血钙,尤其是并发严重肾功能不全者。用无钙或低钙透析液作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有效。

五、磷制剂

过去用于高血钙伴低磷血症的患者,可抑制破骨细胞并使血钙在体内重新分布,由于可能诱发全身性异位钙化及威胁生命的低血压或低钙血症,故对其治疗尚有争论,目前多不主张静脉输注,对高血钙并发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常用Fleet溶液5ml(含磷酸钠3.8g),口服或灌肠,3次/天。口服中性磷酸盐40~80mg,3次/天。

六、抗肿瘤药物

常用的有:①硝酸镓(gallium nitrate):系抗癌药,有阻抑PTH和OAF的骨吸收作用。Warell于1987年报道10例经多种传统疗法无效的癌性高钙血症患者使用此药获得改善。用量为每平方米体表面积200mg/d,持续滴注5~7天。②普卡霉素(光辉霉素,plicamycin):是细胞毒性抗生素,可抑制RNA合成,减少骨吸收并拮抗PTH作用。静脉注射25~50μg/kg,维持6小时,血钙在36~48小时内下降,疗效维持不超过5天,必要时5~7天后重复应用,但反复使用可对肝、肾、造血系统产生毒性作用。③顺铂(cis-platin):是治疗癌性高钙血症的新药,其降钙作用是直接抑制骨吸收。优点在于安全有效,疗效持久。Lad等用本药治疗13例癌性高钙血症,其中11例经多次或多种传统疗法无效,改用顺铂后69%的病例血钙下降。维持疗效的持续时间最短4天,最长115天,平均38天。1次用量为24小时滴注100mg/ m2,每隔7天可重复注射。(郭皖北 戴如春)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4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