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心房肌交接区传出阻滞系指心房异位起搏点与其周围心房肌之间发生的传导阻滞。各种频率的房性心律,包括房性逸搏心律、加速的房性逸搏心律、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及房性并行心律均可发生不同程度和类型的传出阻滞。
- 持续性2:1传出阻滞:若显示的P'波频率在60~100次/min,则诊断为加速的房性逸搏心律;若显示的P'波频率在50~60次/min,则易诊断为房性逸搏心律。
- 二度Ⅰ型传出阻滞:P'P'间期呈“渐短突长”或“渐长突长”特点,周而复始。
- 二度Ⅱ型传出阻滞:长P'P'间期为短P'P'间期的2~3倍。

- 高度传出阻滞:此时显示的P'波频率<50次/min,易诊断为过缓的房性逸搏心律。
房性异位搏动的偶联间期不等,可有房性融合波出现,两异位搏动之间能测得最大公约数。若房性异位冲动远离窦性P波,即心房肌处于应激期内而未能出现P'波,则存在异,肌交接区传出二度Ⅱ型阻滞;若P'P'间期呈“渐短突长”规律,周而复始,则表明异.肌交接区存在传出二度Ⅰ型阻滞。
持续性2:1传出阻滞与过缓的房性逸搏心律、正常频率的房性逸搏心律无法区别;若P'P'间期呈“渐短突长”规律,周而复始,则表明异.肌交接区存在传出二度I型阻滞.

若长P'P'间期为短P'P'间期的2~3倍,则表明异-肌交接区存在传出二度Ⅱ型阻滞。

系统医学科普站点:天山医学院,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heart/ecg/lcecg/xlsc/cczz/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