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乳头坏死并发率较高,尸解资料为4. 4%,Mandel(1952年)认为其病发率达50%。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血肌酐正常的76例1型糖尿病患者中,经泌尿系造影显示肾乳头坏死者占24%,女性尤其是反复尿路感染者尤多见。Mujais (1984年)提出长期糖尿病双肾受累者占65%,若为单侧损害,经数年双肾多相继受累。
一、发病机制:肾髓质血流量较少,仅占肾血流量10%~15%,愈近肾乳头区血流量更少,因而易发生缺血坏死。当合并严重缺血、缺氧时,如小血管或微血管病变(如糖尿病)时及尿路梗阻,肾盂内压力增高等更易并发。肾乳头缺血时易合并感染,后者炎症和水肿反应可进一步加重肾乳头缺血。
二、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与坏死部位、范围和进展速度有关。临床上可有两种类型:①急性型:起病急,重症者可有寒战、高热,腰部剧痛,尿路刺激征及肉眼血尿,甚至排出血块及(或)坏死组织。输尿管梗阻时可有肾绞痛。双肾受累,尿量减少,甚至急性肾衰竭。感染重者可继发败血症。②慢性型:可毫无症状,或反复尿路感染及(或)肾绞痛,常有蛋白尿,多为中度(<2g/d)。
持续性蛋白尿在肾乳头坏死病发率并不比无蛋白尿者高。也有镜下血尿、脓尿及(或)菌尿,肾功能进行性减退,甚至并发尿毒症。
泌尿系造影检查,可显示乳头区有杵状或斑点状充盈点、空洞或肾小盏呈虫蚀样破坏和环形阴影,甚至整个乳头区缺损,及(或)经病理证实尿中有肾组织块,即可确诊。
三、治疗:首先需积极控制糖尿病及感染,并尽可能解除梗阻。忌用非激素类抗炎药,尿毒症时需进行透析治疗。